通化市科学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实施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创新型省份建设布局,加快建设创新型通化,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根据《吉林省科学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通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按照“一个中心、四个跨入、五个突破”发展思路,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开启创新驱动发展新征程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创新型通化为目标,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为开启创新驱动发展新征程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节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就
产业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r&d平均投入强度总体实现稳中有升,增速居全省市(州)前列。全市共组织实施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4项,争取项目资金约1.48亿元,其中省医
药切块资金9238万元,共安排实施医药项目92项。通化康元生物的“林蛙抗菌肽技术提升及林蛙多种小分子肽的研究与成果转化”项目和集安益盛药业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振源胶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被列入2018年度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别获得1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全市共有45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6项,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5项。全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644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50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建立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创新企业集群。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5户,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到52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年均20户以上。医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增强,通化医药产业创新集群被列入国家创新产业集群培育试点。全市医药健康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户,医药健康领域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9户,产值超10亿元的医药企业有2家,产值超亿元的医药企业有15家。着力组织实施企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东宝药业“第四代超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制剂”正在加快研究,“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获批上市;金马药业一类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三期临床研究正在有序推进;修正药业“温肾前列胶囊”、吉通药业“强力脑心康”等独家品种正加快二次开发;万通药业自主研发新药“关黄母颗粒”正在积极开展产业化;安睿特药业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完成一期临床研究。
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突出重点产业,依托特色园区和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我市共建有院士工作站1家、省重点实验室4家、省中试中心2家、省公共研发中心2家、省级科技创新中心7家、企业技术中心38家(其中国家级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其中国家级1家),推动吉林大学与通化医药高新区共建吉林大学通化技术转移中心。深化与“十四校三所一院”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修正药业等9家企业与吉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列入省校共建计划,校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在我市落地转化60余项。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与吉林大学合作的“超级电容蓄能、旋转作业无绷绳修井机研制”、与长春工业大学合作的“煤层气勘探钻采专用钻机”2个项目被列为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第一个以技术入股方式引进的吉林大学“天麻抗菌肽”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持续深化政企学研全方位合作,市科技局与北京全国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签署“共建通化全国医药技术转移综合服务云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吉林大学、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双正医疗科技公司三方签署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吉林大学“体外检测试剂poct研发技术平台”成功落户我市;东方红西洋参药业(通化)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春中医药大学签订中药经典名方新产品开发合作协议;通鑫玄武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凯姆尼茨科技大学cetex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热固性、热塑性轻量化部件。率先在全省市(州)中成立通化医药健康产业高端智库,首批邀请张伯礼院士、陈凯先院士等24位国内医药健康领域知名专家,对我市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政府引领产业发展给予战略咨询和顶层指导。
科技创新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通化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和通化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强化顶层指导与统筹推进,围绕“抓基础建机制、抓对接促转化”两条主线,采取“135 n”工作举措,即一个政策为引领、三个机制为保障、五个平台为支撑,促成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深入落实“1 7”科技人才政策,围绕我市重点产业评选并支持38个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通化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万君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冷春生科研团队获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荣誉称号。编制完成《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通化区段发展规划(2019—2025)》,确立以“打造千亿级制造核心为目标,以医药制造为主体,以医养服务和康养旅游为两翼,以做精中药、做大化学药、做优生物药为主攻方向,建设‘一区、七基地’产业发展布局”的走廊建设思路。积极培育树立通化医药论坛品牌形象,已成功举办5届通化医药论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我市国际医药健康名城建设,促进了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推动落实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8.71亿元,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r&d补贴12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