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实现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五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依据《丹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回顾
一、“十三五”时期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战线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全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成果丰厚。
(一)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推动一批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到“十三五”末期,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5户,比“十二五”末期增加138户,年均增长34%,我市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省第5位;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64户、有168户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 “十三五”期末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24.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5%;“十三五”期间共获省、市科技奖63项,其中省奖22项;“十三五”期末,有效发明专利的拥有量938件,比“十二五”末期增长68%,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94件,居全省第6位。
(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与工程实验室1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4个、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4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入拓展。建立院士工作站23个、专家工作站15个、海智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创新实践基地6个,获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中科院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吸引21个中科院科技成果在丹东转移转化,其中近50%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中科院sts项目首次增设丹东专项,总额度为1000万元,支持我市仪器仪表、软枣猕猴桃、海洋牧场及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四个领域的科技合作;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承担省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科技计划12项。
(三)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先后出台了《丹东市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意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专项行动落实方案》、《丹东市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丹东市众创空间(孵化器)备案实施细则》、《丹东市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认定与管理办法》、《丹东市人才配偶安置实施细则(试行)》、《丹东市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聘用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加快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向深入。众创空间建设成效明显,新建省级以上孵化器2个、省级众创空间9个、市级众创空间5个;备案国家级星创天地4个、省级星创天地3个;辽东学院、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3所高校均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不断显现。
二、“十三五”期间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
“十三五”时期,经过多年努力,丹东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治理能力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亟待破解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数量较少,科技型龙头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体量不足,投入能力有限,对产业发展带动能力不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高校、科研院所少,缺乏高水平创新平台,创新创业承载能力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困难;我市科技投入较少,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多元化投入体系尚未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灵活,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第二章 “十四五”科技发展总体构想
一、总体思路
准确把握当前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重要论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丹东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工作的“四个面向”为主攻方向,围绕统筹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企业群体,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创业优良生态,以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有力支撑“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建设,为辽宁建设创新型省份贡献丹东力量,努力实现我市创新能力和经济规模的越升。
二、基本原则
强化企业主体。聚焦重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完善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开展联合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聚焦产业发展。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揭榜挂帅”,靶向发力、补齐短板,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全面服务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