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1日在朔州市朔城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朔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成国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等多重困难叠加交织的复杂形势,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定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全面落实区委八届四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众志成城、迎难而进中呈现稳中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稳健增长。全面落实国务院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沉着应对困难挑战,精准调度,对症施策,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发展大盘。经济运行总体良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4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8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亿元,增长13.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2513元、20401元,增长4%、5.5%。项目投资加力提效。实施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10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4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108%,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43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3亿元。全年竣工项目63个,总投资40.8亿元,完成投资13.3亿元。投资8.2亿元的南山环境能源一期和耀源风电竣工投产。投资5.1亿元的国能100兆瓦光伏储能项目即将完工。投资3.2亿元的恢河七期全面开工。持续完成土地征收8600亩,有力保障高铁、机场、朔山联络线、朔神高速、241国道改扩建等省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政务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262个行政审批事项主项和442个子项,全年受理各类审批事项2万余件。严格落实“帮办代办”制度,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各类群众诉求3万余件,处置率95%。市场主体扩容增量。全面优化登记注册服务,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即时办结,企业开办零成本、半日结。各类市场主体新增8942户,增长率24%,总数达到4.6万户。惠企助企力度加大。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新增退税减税降费6.1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5万户。清理拖欠小微企业账款17笔1.34亿元。

  (二)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产业提档升级,持续增强发展后劲。服务业集聚发展。北京电子城与爱琴海集团正式签约。物联乐购惠民市场即将投入运营。发放消费券4000万元,开展多种形式促消活动,有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消费恢复增长。规上服务业企业新增6家,达到36家,年营业收入实现37.9亿元;限上批零住餐单位新增9家,达到70家,年营业收入实现62.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完成230.7亿元,增长1.8%,占gdp比重81.3%,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三分之一。农业增产增效。紧扣省委“十稳十提”要求,全力稳粮保供,粮食播种面积85.45万亩,粮食产量5.7亿斤,实现15连增。集中连片托管面积达到20.8万亩,覆盖11个乡镇街道、92个村、9040户,亩均增收50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1万亩,实施膜侧播种技术50万亩,为稳粮丰产打下坚实基础。区农技推广中心被评为全国五星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能源保供有力有效。全年生产原煤447.7万吨,圆满完成煤炭保供任务。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东坡和担水沟建成2处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全年发电18.47亿度,其中新能源发电11.77亿度,同比增长30%。

  (三)加强基础建设,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个街道国土空间规划、43个实用性村庄规划、“三区三线”划定任务全部完成。恒大一期“保交楼”任务顺利完成,成为全省首家交房楼盘。建设南路地下人行通道、怡西路强电入地工程如期竣工。7条居民街巷改造、27个老旧小区改造、7个片区6034户集中供热改造全部完工。党校教学楼、惠民市场地下人防工程交付使用。199户农房完成抗震改造。城市管理提质升级。抓住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质改造育新街、东兴街等30余条小街小巷。新招环卫工人286名、城市协管员100名。在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公共场所设置公益广告牌2万余个。深入开展自建房排查整治“回头看”,排查经营性自建房3242户,全部完成鉴定,同步推进整治。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户厕4000座,配备农村保洁员424名,设立移动垃圾中转站10座,在95个村新增108座地埋式垃圾箱,“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基本成型。朔只线、朔神线、广梵线、南山道路等6条47公里“四好农村路”全部完工,境内县道全部完成改造,乡村交通网络更加畅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土绿化完成植被恢复4.5万亩,村庄绿化100个。清洁取暖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目标基本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6,同比下降2.2%,优良天数311天,连续两年突破300天大关。水质优良断面占比100%。节水工作扎实有效,我区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区。土壤污染防治不断提升,完成“一住两公”用地调查4个,安全利用率100%。

  (四)发展民生事业,群众福祉不断增进。紧扣省委“三只三不”要求,不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投资3.6亿元的区一中鄯阳校区改扩建工程完成建设,投资4500万元的区二中、四中、七中等11所学校提质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投资1.2亿元的区八小、十中、福源中学3所学校附属幼儿园和区四小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投资3600万元的区八幼新建工程征收工作基本完成。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公开招聘、选调教师233名,接收公费师范生、三支一扶教师14名,有效缓解教师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教学成绩再攀新高,区一中一本达线985人,达线率66.3%,二本达线2603人,达线率93.9%,创历史新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区四中被评为全省首批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关停、转段、缩轨民办学校12所,治理“公参民”学校1所,购买学位1.4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学生清零目标如期实现。首次实行电脑摇号编班,公平教育迈出新步伐。健康朔城稳步推进。成功应对疫情冲击,圆满完成各项防控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及时支付各类防疫费用,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区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主体完工。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积极做好稳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4105人。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316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如期完工。不动产登记清零任务圆满完成,126个小区、7.8万套房屋首登和转移登记完成率分别为100%和99.55%。社区服务和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开发路中心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民政局被评为全国社会救助先进单位。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达到12822元,较2021年增长20.5%,增幅全市第一。文化惠民成效明显。实施“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各类文艺活动1641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全面推进神头、青钟、林家口村等省级3a乡村旅游示范村提档升级,打造大涂皋、寇庄、大莲花村特色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核查不可移动文物259处,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组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0个,大秧歌历史剧《尉迟恭》荣获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新创剧目奖提名和导演奖。图书馆、档案馆即将开馆。基层治理持续深化。投资60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5个,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173人、专职网格员和社区工作者320人,阵地和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推进网格管理精细化,优化网格设置,全区40个社区设置网格408个。开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经营性收入大幅提升。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扎实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投资600万元配置警用执法车辆40台,见警率显著提升。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战果全市第一,禁毒重点整治顺利“摘帽”,区公安分局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我区被评为全省平安山西建设示范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2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