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31日在阳原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阳原县人民政府县长 何景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阳原县第十七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阳原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抢抓机遇,破除瓶颈,勇于担当,拼搏竞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4.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1377元、14754元,同比增长4.2%、8.4%。特别是,在落实国家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退税减税1.19亿元的基础上,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34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42亿元,同比增长12%,均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巩固脱贫成果,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基础更加稳固。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1172元,同比增长10.8%,顺利通过省“后评估”验收。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零返贫”“零致贫”。教育保障政策落实落细,义务教育阶段27028名学生“零辍学”;“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建立饮水安全动态监测保障机制,54个村实施维修养护、水源置换等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逐步向供水保障转变。投资3.7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5个,脱贫户人均产业收入达6832元,同比增长12%,产业带富效果明显。全力推进省级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投入省级衔接资金5000万元,撬动投资2.5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形成文旅康养产业集聚区,经验在《河北日报》刊发。强化资产后续管理,建立风险预警、定期评估、定期审计、定期上报“四项机制”,经验荣登《中国乡村振兴》杂志,在全国推广。坚持讲好乡村振兴阳缘故事,《党建引领振兴路产业兴旺农民富》主题作品荣获全国一类作品奖。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攻坚项目建设,埋头苦干,重点突破,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26个,完成投资34.6亿元,同比增长41.5%,全市排名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县医院综合医技楼完成工程主体,干枯河流创新治理、泥河湾遗址博物馆、揣骨疃国家级谷子产业强镇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全县项目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四大主导产业”的定位更加清晰,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的招商引资活动成效明显,总投资40亿元的大唐风电光伏项目顺利推进,正奥新农业公司被授予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引进宁夏本土文化公司推动泥河湾旅游实现市场化运营,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获批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全面聚焦开发区建设,产业大道、中水回用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完工,孵化器中试车间、小型刮板机、杂粮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开发区步入发展快车道。特别是,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国晟能源光伏组件项目,达产后实现产值40亿元,将有效改善我县工业经济结构,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动城市更新,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城乡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完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施城建重点项目22项,完成投资12.65亿元。完成西苑路、西大巷等4条老旧道路提升,旧城区道路环境明显改善;打通凤凰城段断头路,区域交通循环更加通畅;西宁路改建竣工通车,成为县城形象最直观的展示窗口,被评为市级精品街道和样本示范街道;泥河湾街西延新建1.2公里,打造出全县首条面向未来的智慧道路。投资1.2亿元的旧城区供热管网、投资3.1亿元的西沙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顺利推进,完成老旧小区、排水管网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县城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实施亮化、净化、绿化、美化“四大”工程,建成华府园、劳动园、育才园、海棠园4个口袋公园,华府园入选全省“口袋公园建设范例”;完成泥河湾文化广场、南湖公园等标志性景观23处;城区道路“水洗机扫”率均达100%,县城品质品位逐步提升,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县城复检。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2022年度省级复检测评排名跃升21位,被全省通报表扬。统筹推进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创建,投资1.97亿元,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等工程,4个村完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任务,11个村完成农村环境整治,全县整改问题户厕6651座、问题公厕63座,上八角村获评省级森林乡村,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提升。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两区”建设,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协调推进蓝天、碧水、增绿、净土“四大行动”。持续抓好清洁煤替代、散煤治理、秸秆焚烧、扬尘治理,实施旧城区集中供热改造、平房区“气代煤”工程,圆满完成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2022年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气比率达91.2%,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省19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进桑干河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10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全面推行林草长制,完成营造林任务6.3万亩、退化草原修复1000亩,21个村绿化率达30%以上。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危废排查整治、污染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建筑垃圾场、生活垃圾填转站等工程,完成7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和21处破坏山体治理任务,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为100%,“绿色”生态效益逐步凸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593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