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发展聚力、为企业赋能、为小康增色,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4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圆满完成区九届五次人代会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直面挑战稳中求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结构加速调整。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医药健康、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建材产值均占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10%以上。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通钢一举摘掉亏损帽子,创十年来最佳销售业绩。医药产业由中成药向化学制药、生物制药领域转型,金马国家级1.1类新药完成三期临床病例入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三年翻两番。

  现代服务业加速升级。《二道江区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通化溶洞地质公园项目有序推进。打造国家aaa级以上景区2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试点1家,aaa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家,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通化老年医院建设完成,泽厚园公墓项目积极推进,康养墓一条龙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金融机构发展至20家,累计使用应急周转基金3.5亿元。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12个行政村被评为省级电商村。服务业增加值实现五连增。

  五年来,我们释放活力激发潜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6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4亿元。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成功申报债券项目13项,下达资金5.4亿元;累计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项目17项,争取资金3.7亿元。参加经贸活动百余场,中化集团、中国二十冶集团分公司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户我区,落地项目40项,总投资94亿元。

  重点改革加速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4.9亿元,惠及企业3583户。4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3个工作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税务系统“三项制度”。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深化国企改革,通钢实现债务优化。

  开放创新效果显著。域内外交流合作不断加深,成功与台州市黄岩区、通化师范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完成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40余项,成功申报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4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户。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2人,荣获市级荣誉称号31人。

  五年来,我们迎难而上靶向施策,攻坚成效进一步彰显

  精准脱贫如期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部解决。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6项,实现村级多重覆盖。8户扶贫企业、14种扶贫产品通过国家级认定。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全面增强,小额信贷户贷率位于全省前列。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高于省防返贫监测线66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圆满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全面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固体废物处置率全部达到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完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使用。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95%。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矿山及采煤沉陷区环境治理面积达到4.5公顷。完成各类造林4982亩,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经济开发区成为省内唯一国家级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建设园区。

  重大风险防范有力。积极稳妥消化政府债务,累计偿还政府性债务本息2.8亿元。全面盘活通化市游泳馆、棚改闲置房产等存量资产,综合债务率连续5年保持在警戒线以下。深入开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破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6起,各类风险总体可控。

  五年来,我们建管并进扩容提质,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

  产城融合稳步实施。编制完成《二道江区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积极争取政策扶持,通化市出台《关于支持通钢与二道江区实施产城融合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支持二道江区打造环保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意见》2个专项文件,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与通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搭建“兴钢”企业合作平台,与通钢共同谋划建设冶金产业园大龙山片区,共同招商引资,共同推进环境治理,开启多维度战略合作新篇章。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工作获得优秀等次。以优质蔬菜、中药材、山野菜、经济林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2021年农业总产值近4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219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如期完成。投资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82项。创建省级美丽乡村7个。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全覆盖。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沈白高铁二道江段、省道s205平改立工程稳步推进。累计投入8.1亿元,公铁立交桥、公交车站等重点工程全部竣工;修建道路18条,城市骨架进一步拉伸;升级改造小区13个、涉及楼房215栋,棚改安置2403户,改造供热、供水、燃气管网5万延长米,惠及居民4万余人。“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区监控点位增至355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29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