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不断提高。确保我县造林绿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建立林木良种基地、以国有苗圃为重点、个人苗圃为补充的林木种苗生产基地,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基本实现了品种多样、规格齐全、数量充足(以自产、自育、自给自足)和质量合格,确保了以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以中药材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建设等对林木种苗的需求,确保了全县造林绿化快速发展。截止2020年11月,全县完成育苗面积0.9782万亩,年均0.1956万亩,总产苗量3942.45万株,年均788.49万株。

  (四)林草产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我县是省林业厅确定的种桑养蚕示范基地,从2006年开始进行桑树栽培试验,到2020年桑树种植面积达0.4779万亩,培养桑树苗8万株,成为黑龙江省西部重要的桑苗培育基地,家庭饲养桑蚕试验已获成功,2020年加工桑茶1吨,生产桑葚露酒5款计10吨,桑葚果汁2款计5吨,果干500公斤。整个桑产品市场已健康稳步发展,拓宽了科技兴林、产业富林的新路子。2020年林果经济计划面积0.88万亩,现已完成0.88万亩,占计划的100%,其中:地产水果李子小苹果完成0.1169万亩、坚果榛子和樟子松嫁接红松完成0.08万亩、蓝靛果完成0.3856万亩、桑树完成0.0975万亩、树莓完成0.2万亩。全县两个国有林场和巨宝镇等乡镇发展林下中草药26311亩,同时,要结合我县李子、桑葚、树莓、蓝靛果等规模种植,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和旅游观光等产业。要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林药、林菌等产业,提高林果业综合效益。它不仅为农民找到脱贫致富门路,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五)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林业草原改革发展,组建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将林业和草原融合发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2019年5月,按照县编委会下发的《中共甘南县编制委员会关于组建甘南县林业和草原局的通知》(甘编发【2019】33号)文件精神,将原甘南县畜牧草原职责整合,组建甘南县林业和草原局。我县林草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各方面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林业草原融为一体,各类自然保护地实行统一监管,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实现集中统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赋予实践,林草工作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国有林场改革保障政策落实。通过改革,我县2个国有林场定位完全明确,确定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每个林场核定编制33人,生态功能显著提升,按照“定编、定岗、不定人”和原在编人员均按在编管理的过渡政策,统一纳入当地财政预算范围内;因停伐产生的富余职工通过公益林管护、森林经营、自主创业等路径安置,安置率达100%。社会保障性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均达到100%。林场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职工工资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六)认真落实生态扶贫政策

  自我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我局大力发挥林业行业特点,积极开展林业生态扶贫工作,扎实落实生态扶贫措施,助推我县脱贫攻坚。落实生态扶贫措施,助推我县脱贫攻坚。从2016年-2020年,共聘用贫困护林员912人,五年共投入资金614万元。积极开展机关单位帮扶工作,抽调干部职工对贫困户和一般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责任,取得较好的效果。

  (七)林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我县林业和草原局下设林业和草原工作站、人员18人,十个乡镇都设立了林业工作人员共计16人。其中:正高工2人、副高工8人、工程师6人。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确保林业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国有林场设有技术室,1名副场长主抓技术和营林生产。全县现有13个苗圃,育苗面积2651.5亩,在种苗生产和抚育生产上都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经验。在组织领导方面,县乡村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林业生态建设,实行年终业绩考核制度,有利地推动了全县林业工作。

  三、“十三五”期间林草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林草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各方面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林业草原融为一体,各类自然保护地实行统一监管,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实现集中统一,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赋予实践,林草工作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的林草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照新时期、新要求,全面查找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反思。

  (一)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缓慢

  (1)森林经营投入总量不足且国家投入标准低。一是投入资金总量不足,“十三五”期间,仅能完成国家计划安排的森林抚育任务量,无法完成本县实际规划需求的抚育量。二是森林经营投入标准低,国家森林抚育补贴100元/亩,低于实际森林抚育作业成本平均300元/亩左右。三是因现行政策限制及投入不足,低质低效林无法实施改造措施,生产力低、生态功能较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正常林分比相差数倍,急需加以实施改造措施;四是我县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生物多样性下降。

  (2)草原生态修复能力有所不足。一是所需牧草种子缺乏有效保障,种子来源主要依靠采集野生种子,草种供给数量和质量缺乏保障;二是是小叶章草场和苔草草地一旦开垦破坏,难以恢复原生植被,没有好的替代修复方案;三是草原管理范围与湿地、保护区交叉重叠,制约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四是缺乏稳定资金投入机制,近年来我县草原生态修复主要依靠国家政策资金,草原生态修复范围和修复规模均受到一定限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3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