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普遍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设置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及社会力量开设精神心理门诊,面向基层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康复等服务;充分发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引领示范作用,对各类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依托精神卫生中心成立各级公共卫生应急心理救援中心,组建由精神科专业人员、心理治疗(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心理救援专业队伍。

  (六)提升健康教育服务能力

  健全完善由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健康教育服务基地、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健康教育职能科室等组成的健康教育网络,为健康促进提供有力的体系支撑。推进各级各类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兼)健康教育科(室)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动员机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卫生健康行业学(协)会等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七)提升职业健康技术支撑能力

  健全以职业病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职业病诊断救治为主体的职业病健康技术支撑体系。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为主干,完善市、县两级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支撑网络。充分利用卫生健康系统内外技术资源,依托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在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等重点行业领域设立工程防护技术指导中心,构建市、行业(领域)、县(市、区)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支撑网络。充分发挥职业病医院的作用,构建向重点县区、乡镇延伸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救治、康复技术支撑网络。推进技术支撑机构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强化质量控制,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八)提升血液供应保障能力

  加强衡水市中心血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确保血站服务体系与医疗卫生发展趋势相适应。根据采供血工作需要,加强采血点、储血点建设。建立血液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血液安全监管。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等工作,将无偿献血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城市创建等结合。依托血液管理信息化平台,强化血液质量安全和调配管理。开展血液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工作,建立监测报告和专家研判工作制度,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最大程度降低血液安全风险。提高突发公共事件血液应急保障能力。加强血站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栏7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保障工程

  1.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示范工程: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成管理规范、模式可复制的示范单位,加强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支持开展公共场所母婴室标准化建设。

  2.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实现出生缺陷免费筛查全覆盖,确保建档立卡孕妇应筛尽筛。持续开展孕期唐氏综合征和听力障碍筛查、诊断和干预,有效防止智力低下和聋哑儿出生。

  3.老年健康服务保障工程:加强老年病特色医院、康复医院建设。加快建设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4.康复中心服务能力提质工程: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康复中心;组建市级康复医疗专家库,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专业过硬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推广中医康复适宜技术;实施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康复中心服务能力和水平。

  九、支撑与保障

  (一)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公立医院编制标准,建立动态核增机制。强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在统筹卫生编制总量内,试行医联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分别核定、统筹使用,探索实行“县管乡用”“乡管村用”。建立人才使用与激励长效机制,加大基层、公共卫生高层次、急需紧缺等人才引进力度。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落实“两个同等对待”。加大护士配备力度,落实护士配备标准,医护比达到1:1.10,保障临床一线护理岗位护士数量。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教育与促进职责。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建立健全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按照省统一部署,落实医疗机构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投入保障,将医务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情况纳入其年度绩效考核必备内容,将继续医学教育合格与年度评先评优、岗位聘用、职称职务晋升相衔接。

  (二)完善投入与医疗保障

  强化政府投资主体地位,建立稳定的卫生健康发展投入机制,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责任,细化、量化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投入政策,提高紧缺人才薪酬吸引力。落实对中医类医院、传染病、精神病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健全财政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的长效投入机制;加强财政对托育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和捐赠,形成多元化筹资格局。持续深化医保尊龙凯时注册的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尊龙凯时注册的支付方式,探索区域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点数法改革,完善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医保支付政策,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尊龙凯时注册的支付方式。

  (三)加快科技创新和健康智能化发展

  强化面向人民健康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学成果转化,建设医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加快临床研究协作网络建设,加快临床研究体系建设,加强项目监管。强化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汇聚力量协同开展创新研究。鼓励依法依规开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干细胞、基因治疗、再生医学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助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化医疗服务普及推广,推进医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加速健康产业变革发展。持续完善精密智控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疫苗接种与追溯管理、传染病动态监测与管理等公共卫生数字化应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3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