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提高招商工作质效。瞄准目标企业有的放矢进行精准招商,认真梳理线索,建立线索台账,利用好招商地图、产业链图谱以及招商手册等手段,宣传推介我市良好投资环境和产业基础。按照“育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招商引资指导方针,围绕符合我市重点招商引资方向的国内外500强、民营500强、行业百强、行业龙头、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强优企业,采用“图谱 家谱 清单”招商模式,引进更多优秀企业和区域总部落户我市,深度拓展产业合作新领域。积极参与国家、省重大招商活动和展会,借助哈洽会、亚布力高峰论坛、绿博会等展会和平台,深度拓展产业合作新领域。坚持服务围绕项目做、要素跟着项目走,主动对接国家产业导向和项目计划,积极构建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项目梯次建设新格局。
(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向产业发展趋势要项目,把精力聚焦在项目上,把资源配套在项目上。围绕各产业全力谋划引领型项目,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梳理各类支持政策措施,及时掌握国家资金投向,帮助企业争取资金、政策支持,推动企业不断上新项目。坚持服务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确保重大项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全面做好各类要素保障,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五)强化科技人才要素保障。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按需求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加大对人才有效供给。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试验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主导权,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依托相关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整合各类创新力量,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组织成果转化对接。
(六)着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畅通供应链,加快聚链成群,构建集群产业链生态圈,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打造食品加工、生物发酵、精细化工、医药制造、电子装备、麻纺制品等重点产业集群。持续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特色化、专业化园区建设,引导产业和企业向园区集中集聚,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群发展现代产业承载平台。着力搭建园区综合服务平台和企业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增强园区吸引投资、集聚要素、放大优势、快速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