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3万亩,有序推进土壤普查、流出耕地恢复补足等工作,全面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机制,扎实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守牢耕地保护红线。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着力实施“稳粮扩油”工程,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以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5万亩,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肉盘子”“菜篮子”责任制,全年完成生猪出栏量60万头、蔬菜播种面积25万亩。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种植红薯30万亩、烤烟6.8万亩,在地中药材9万亩,改造、新增油茶5万亩,中蜂保有量10万群以上,稳定特色经果林35.6万亩。深入实施农业生产“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工程,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

  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持续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成投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联合采购平台,新增2个县级商贸中心、20个连锁超市,升级改造50个乡镇商贸中心,配备300个村级便民商店,构建一体化县域商业网络体系。保持商贸流通渠道畅通,加快建设新城现代物流园,促进交通、邮政、商贸、供销、快递等行业开放共享、共同配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培育金融租赁公司、担保机构和资金互助社,扎实开展普惠金融活动。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施“彭水苕粉供应链”项目,升级电子商务孵化平台,打造10个农产品网货示范基地,新培育50个网商主体。积极发展平台经济、连锁经济、夜间经济,推动育幼、护理、家政、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回头看”专项行动,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4个智能化改造项目。注重培育数字产业,积极引进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项目,协同发展大数据、先进计算、数字内容、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加强大数据智能化推广应用,积极发展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康养、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新业态。强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有序推进数字设施化、设施数字化。

  (三)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防止返贫精准监测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六访六帮”工作,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质量水平,守好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脱贫村产业提质增效和脱贫群众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用好各级各类帮扶力量,打造东西部协作“升级版”,着力培育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彭水特色”,深化实化市农业农村委帮扶集团沟通对接,挖掘激发“万企兴万村”更大潜力,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体系。强化帮扶政策落实跟踪协调机制,推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实施方案和重庆市“一县一策”51项政策、40个重点项目落地见效。按照“9523”举措突出抓好乡村“五大振兴”,强化“1 3 8 2”重点帮扶和示范建设引领,在帮扶力量、政策支持、项目投入上加大倾斜支持,增强示范辐射带动效应。加快建设“六线六片”示范带,完善片区规划编制和重点项目策划实施,连线成片、以片促面带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深化与市政府外办、市乡村振兴局务实合作,提速打造重庆市乡村振兴国际合作示范点。

  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的覆盖面、惠及率、长效性。围绕“一主两辅”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推动红薯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壮大中药材精深加工业,着力打造生态畜牧业产品品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服务、信息化等方面深度融合,推动“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培育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5户农产品加工市场主体,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房屋联营、务工就业、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租赁经营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值收益留给农户。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分级、包装、冷链物流和营销等全产业链条,完善“基地 电商 农民”等农产品产销新机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分类有序提升实用性镇级规划和村庄规划,依法严管农村建设行为,持续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接续实施“千村宜居”计划,打造3个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完善农村污水管网。推动农村公路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建成投用龙虎水库、凤升水库等6座重点水源工程,健全抗旱水源工程体系,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推进农村清洁能源、数字乡村等工程,巩固提升农村电网,扩大天然气供应乡镇覆盖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开展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运输、殡葬等服务供给。

  激发农业农村新活力。深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丰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创新“三社”融合发展机制,培育打造3个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6个村级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搭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平台,多渠道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占比下降10个百分点。加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建立健全以农村信用、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性融资担保为重点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涉农干部培训,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4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