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工业强区。加快构建“5 10 x”现代化工业体系,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全力打造川渝地区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规上工业产值达到750亿元、增长18%以上。做强工业强区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聚焦“四年再造一个万州经开区”,提质建设市级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谋划推进长岭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探索高峰园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做优做强园内企业,提质壮大园区产业,加快打造新型能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百亿级、五十亿级产业集群。坚持抓龙头、带生态。稳步实施“213”龙头培育行动计划,用好制造业企业“白名单”制度,出台工业强区3.0版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梯度发展、做大做强,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推动长安跨越等企业进入百亿级梯队,加快分水、李河等中小企业集聚区建设。强化科技赋能、数实融合。培育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4个,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各1家,有研发活动、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分别达到35%、50%。
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构建“4 4 2”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制定出台服务业提振发展工作方案,全力打造辐射川渝东北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打造川渝东北金融中心。做强“三峡金融”,支持三峡银行上市、三峡人寿做强。开业运营交通银行万州分行,力争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万设立分支机构,打造区域现金服务专业化、数字化平台。深化政银企对接,提质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用好企业上市奖补政策,推动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加快创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万州核心区。推进万达开多式联运合作试验区建设,提速建设新田物流产业园、三峡综合物流产业园、渝东北综合邮件处理中心,开工新田港散货联运作业区,竣工中储粮二期,做优做强“北粮南运西进”“矿石西进东出”等铁水联运示范线路,全区3a级以上物流企业突破10家,货运总量增长7%以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大力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新培育规上数字经济企业2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积极培育引进总部企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打造区域总部经济集聚区。
推动农业特色融合发展。加快构建“7 5”现代化农业体系,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5%。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扎实抓好耕地防流出和恢复补足工作,坚决遏制耕地撂荒和“非农化”“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1万亩,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22.8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50万亩、50万吨左右。充盈“菜篮子”“果盘子”。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低效经果林改造提升5000亩,推广稻渔5000亩,出栏生猪120万头。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强“三峡柑橘”“三峡稻米鱼”等品牌宣传推介,办好第六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打造麦制品产业集群,培育道地药材全产业链,竣工投产中药饮片、农用微生物菌剂研发等项目,推动生猪屠宰暨肉食品加工等产业链项目落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6%。大力培育市场主体。支持蓝希络食品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推动德康饲料、澳斯卡、和渝天承等企业升规,新培育市级龙头企业7家。
(三)全力扩大投资促进消费,激发高质量发展需求潜力。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能,推动投资增效、消费提质,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创新投融资模式,深化央地、市地合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现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双轮驱动。做深项目前期,强化向上争取,高频精准调度,策划储备、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竣工投产一批重点项目。促进工业投资。竣工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45个以上,开工焦电铬一体化、先导稀材半导体器件模组等重点项目22个以上,加快建设湘渝盐化绿色固碳等技改扩能项目50个,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力争完成工业投资87亿元、增长15%。促进基础设施投资。优化调整北部新城新型城镇化项目,加快实施在建项目,积极策划并力争启动建设6个以上经营性项目。实施开万梁高速等交通重点项目26个,水毁堤防修复等水利重点项目22个,排水设施新改建提升等城建重点项目14个,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0亿元。促进房地产投资。用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深入实施保交楼收官行动,加快“久供未建”“久建未完”项目攻坚处置,力争房地产投资增长3%以上。促进“三大工程”投资。优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积极争取并用好特别国债、专项借款、配套融资等财政金融政策,稳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推动消费扩容提质。聚焦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提升人气“十一条”措施,持续创新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供给,全面释放消费活力。刺激大宗消费。通过满足刚性住房需求、激发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消费活力,完善落实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居建材等领域消费促进政策,办好汽车消费展、房交会等促销活动。提质传统消费。开工建设三峡国际农产品集散基地二期,引进知名品牌首店6家以上,举办三峡美食文化节暨万州烤鱼节等展会活动,净增限上商贸单位20家。发展文体旅消费。全力打造三峡文化旅游高地。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2024世界大河歌会。推进文化旅游“六件事”。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盘活农村闲置农房,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业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提质打造“新时代万州八景”,开工建设大型游乐场,投用三峡科技馆、万州大剧院,天生城文旅街区启动三期建设、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动文化体育设施场馆盘活利用,持续打造环湖马拉松、横渡长江邀请赛等赛事品牌,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做大赛事经济和演唱会经济。力争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均增长6.5%以上。培育新型消费。推进万达广场、鸿鸥广场等智慧商圈建设,打造长江之星美食街、“酒吧一条街”等标志性特色街区,发展夜间经济、银发经济、数字消费、健康消费等新模式,培育“直播 ”、即时零售等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