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2月8日在遵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 黄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遵义发展史上极不平常、极其不易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和压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坚定不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以实干实绩迎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守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面贯彻国家、省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坚持常态化防控、推行网格化管理,落实“三个体系”、建立“三张清单”,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快速高效处置了“3.11”务川、“8.20”赤水、“9.09”红花岗、“11.14”桐梓、“11.27”播州等多轮输入及关联疫情,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圆满完成支援上海、贵阳、毕节、重庆等地抗疫任务及贵阳、毕节转遵隔离任务!

  一年来,我们始终锚定发展目标、苦干实干,有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顶住超预期因素冲击,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双找”机制,及时制定出台工业、服务业助企纾困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政策文件,落实系列促消费措施,稳住了市场、稳住了就业、稳住了经济大盘,全市经济发展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01亿元,增长3.1%,增速全省第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2年、连续6个季度领跑全省;工业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势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3%;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2.4:47.7:39.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2%、6.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8%、13%。

  一年来,我们始终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斗争,有力守牢了安全发展底线。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责任感,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坚决做到“八个严防”“六个必须到位”,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2.57%和50.48%,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全面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社会治理、政府债务、意识形态等领域风险隐患,千方百计解决棚改、问题房开等民生领域遗留问题,扎实抓好“两拖欠”问题治理;有效应对“8.21”赤水越境森林火灾及全市大范围旱灾等自然灾害,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圆满完成护航党的二十大安全稳定工作!

  一年来,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大局、主动应变,有力办成了一批大事要事。围绕“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聚焦建设省域副中心重大使命,推动了一批融入全国、服务全省大局的大事要事落地。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05.7亿元、增长70.5%。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成功申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功创建“千兆城市”,连续两年迈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百强榜。黔粤通道“遵义号”陆海联运班列顺利开行,新仁遵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乌江水运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实现全覆盖!

  一年来,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发展信心和硬朗作风,迎难而上、排难前行,实现本届政府良好开局。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发展基础持续夯实。持续推进工业突破。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规模工业增速持续领跑全省,“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发展,“十大工业”总产值突破1750亿元。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白酒产业首位度更加突出,增加值增长35.3%,占比达75.6%;抢抓机遇突破发展“风口”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材料产值分别增长88.5%、35.4%。开发区(园区)亩均产值从280万元提高到290万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4户、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5家。持续推进城镇提升。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城镇“四改”,完成棚改安置3万户,改造背街小巷260条,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2.4万户,建设改造城镇地下管网1514公里。新龙快线红花岗区段、上海路收尾改造工程建成投用。积极争取并用好“保交楼”专项贷款,实施“醉美遵义·购房惠民”促消费专项行动,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创新实施“房票”政策,打通棚户区改造安置和商品房去库存通道,有效解决民生遗留问题,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并拓展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9%。持续推进农业发展。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种植粮食918万亩、产量235万吨。建成高标准农田54.5万亩。聚焦“一县一业”巩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辣椒、茶叶种植面积稳居全国地级市第1和第2位,中药材、红粱种植面积均居全省第1位。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558万亩,总产值88亿元。新增市级龙头企业48家,认证“两品一标”产品185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全省第一,湄潭翠芽、遵义红、遵义朝天椒入选 2022 中国品牌价值 100 强区域品牌。成功举办茶博会、辣博会。持续夯实旅游基础。围绕“综合实力、经济效益”两大提升,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接待游客8000万人次,旅游收入850亿元。重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4条,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娄山关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功举办市第十五届旅发大会暨精品线路推介会。乌江寨、海龙屯土司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盘活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3a和4a级景区5个、限上(规上)涉旅企业140家,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2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11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