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着眼未来,强化支撑,加快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精准把握人才强、创新强、科技强、产业强、动能强、经济强的内在逻辑,推动形成更加澎湃有力的高质量发展动能。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坚持把教育办强办优作为湘潭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竹埠港实验中学、建元中学、岳塘区和平完小建设,积极化解学位供需矛盾。进一步巩固教育“双减”成果。实施学校“英才计划”,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双高双优”建设,建好楚怡学校。推进校地企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与长株潭高校深化合作,共建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潭落地转化。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工业优势产业链和“两新三电”特色品牌,布局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省创新平台,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积极推动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全面对接湖南四大实验室,支持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发展。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建设,高标准运营好中国(湘潭)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实好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政策,深入实施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激励,引导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开展科研“揭榜挂帅”。不断壮大创新阵营,新增国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以上。围绕加快打造中部科创发展示范区,突出抓好高性能桥梁钢板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风电滑动轴承关键技术研究、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新型磷酸盐正极材料开发及应用、超耐磨光学镀膜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热效率提升的关键技术、200吨级纯电电动轮自卸车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及应用、超低密度柔性气凝胶隔热材料研制与产业化技术、超细一次性电子支气管镜动态成像系统、高品质米蛋白-米淀粉联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深化“聚才湘潭 价值莲城”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莲城人才行动计划”,新引进10个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团队,新培育10个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开展“百家名企高校行”等活动,不断夯实人才发展基础。加大“莲城青年英才”、技能大师、“莲城工匠”等选培力度,拓宽人才成长通道。聚焦重大规划、重要工作、重点项目,组建经济社会发展专家顾问团。
(五)变革制度,激活要素,大力推动重大关键领域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坚持开拓精神和专业态度,久久为功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长期结构性矛盾。推进园区系统改革、整体升级。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对标“五好”园区,实施园区行政、财税、投融资、要素保障、放管服和绩效等6项改革,剥离社会事务,强化经济功能,优化体制机制,激发组织活力。深入推进“产业规划 专业园区 综合服务”发展模式,实施“土地新政”,以亩均效益论英雄,更好地实现集约集聚、专精特新,打造湘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城、湘钢先进金属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园、湘乡绿色化工产业园、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湘潭动力电池材料产业园暨循环经济产业园、长株潭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湘潭产业园、天易轨道交通配套产业园、湘乡电力科技产业园、天易食品医药产业园、韶山碳基材料产业园等十大专业示范园区。推动平台公司在大整合的基础上,力求实现大转型、大变革。大转型是由输血型融资平台转为造血型经济实体,坚持实体化、市场化、专业化,走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道路;大变革是实施管控体系、选人用人和绩效薪酬三项制度改革,压缩管理层级,缩减法人数量,坚持能者上庸者下、有进有出,薪酬改革有高有低,激发干事创业干劲和热情。“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擦亮“价值莲城”政务服务品牌,坚持不懈地以“一号工程”打造区域领先、现代一流的营商环境。践行“五到”服务理念,实施便利化对标提升行动、降本减负纾困行动、“有呼必应亲商行动”,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新型数据中心,全领域、全方位、全层级推进高水平数字政府、智慧城乡和数字产业升级。深化“一网通办”,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证”改革。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平台“六统一”建设。
(六)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有效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稳住农业基本面,守好“三农”基础“压舱石”,建设农业强市。坚定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落实田长制,将农田保护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坚决遏制“非农化”“非粮化”。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模式,实施粮食生产“七大行动”,全面推广粮食生产“统分结合”典型经验,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54万亩以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立足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载体,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27)。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和地标产品产业化,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化联合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具有湘潭特色的“一桌美味佳肴”,积极培植湘莲、龙牌酱油等特色优势农产品,打造以沙子岭猪为特色的肉制品加工产业聚集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积极打造供销社服务乡村振兴的样板。支持槟榔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科学规划,加快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积极实施韶山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骨干山塘清淤增蓄等项目,系统构建全域水网,提升防洪抗旱、保水供水能力。加强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落实,加大“空心房”整治。建立健全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落实《湖南省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实施农村电网隐患缺陷问题处置和老旧设备改造4329处。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网络、快递、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构建村庄清洁常态长效机制,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重点村和美丽屋场。创新治理方式,提升善治水平。发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功能,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推动消薄村巩固提升,新增10个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村。支持湘潭县争创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开展乡村治理村镇示范创建,推广韶山“荣誉值 ”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