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5日在四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胡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四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殊不寻常,峥嵘难忘,将深深地烙印在我们记忆中,永远铭刻于四平历史上。面对疫情多反复、汛情屡告急、世情有动荡的严峻复杂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统率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们紧紧依靠市委坚强领导,虚心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帮助,团结带领四平上下热烈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磐石意志,始终坚持全面统筹、辩证施策,始终坚持系统动作、凿实具体,沉着应变局、胜利闯难关、奋勇开新路,实现了稳中有进出新的物化成果,昂扬出“两个维护”、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

  ——疫情防控准快实稳、恪守周全。以“准”字为要、“快”字为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快速完备疫前先手准备,快速应对3月、10月、11月三轮疫情来袭,快速破解疫中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突出问题,快速调整疫后控管举措,响应群众需求,体现人民至上。坚持“稳”的底线、“实”的动作,形成了“多点触发预警、高效平战转换、快速流调追阳、分级市场保供、问题日结日清”系统打法,首建小区最小作战单元、首创“十个应尽快严”抗疫路径、首立“敲门搬桌”“督查归零”工作要求,首推标准蔬果包、防疫指挥车等创新手段,致力于与每个具体人对话,解决每件具体事,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做好群众工作。团结全市干部群众,本着“源于抗疫、高于抗疫”理念,坚决打赢市区、各县(市)和支援长春等多场疫情防控重大战役,有效开展工业连续保产、物流堵点畅通、市场主体扶持、疫后经济复苏等多项行动,最大程度熨减缓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各阶段工作成效得到国务院督查组和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经济发展步步为营、承压向前。坚决贯彻党中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稳应对内外疫情反复袭扰和宏观环境持续波动,坚定“两不变、两加快”奋斗意志,保持战略定力,下足苦硬功夫,实现了发展预期,巩固了基础大盘。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5%,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5.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0%左右,农业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连续四年居于全省第一方阵、2021年位列全省第一的基础上,继续阔步向前、站稳全省前列。

  ——改革深化稳扎稳打、立标树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好、利用好、作用发挥好”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统领下,提格提标建设四平干部学院,推动成为全国干部实训基地。着力深化政务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跃升至全国地级市第13位,入选全国首批政务诚信管理系统试点城市。持续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无证明城市”改革成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知识产权工作以全省唯一的成绩,获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

  ——开放融合跨上新程、华实并进。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承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倡议建立了北方首个跨省地市一体化开放合作机制,成功举办首次吉南辽北蒙东六市市长联席会议,建立“政府协作、供给互补、市场共享、一体六同”的合作方针和“顶层协调、政策协同、准入互认、服务贯通”的体制机制,塑造东北振兴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致力于发挥交通要穴、物流要冲的地缘优势,实施“战略引领、规划开局、政策铺路、投入加码、主体竞技”的发展方针,建设国家级物流节点,以东北唯一的非省会城市成功获评“十四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立足农业大市本底和农业立市战略,着力解决农产品价值链外流的历史性难题,成功争取政策支持,获准建设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

  ——城乡面貌接续更新、多点蝶变。遵循中央“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对城乡环境的现代化发展方向,以“克难破局、求真务实、提标加速”为总要求,新建翻建扩建了两区东丰路、四杨公路、叶马公路、北环城路及梨树牙四公路、伊通乌苏大街北段公路、双辽金秀旅游公路等23.2公里城区路网、82.3公里国省干线、440.1公里县乡村道,改观性提升了功能区间通行效率。紫气大路沿线海绵化改造工程获选中国“全域海绵”典范项目。新建改建市区西湖湿地公园、梨树南河公园、伊通伊溪湿地公园、双辽辽河体育公园及491公里乡村旅游精品线。博物馆、滑冰馆、群众艺术馆主体工程竣工,悦平滩、悦龙岭建成开放,城中里巷、双辽步行街成为多业态夜经济新地标。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投入运行,继续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幸福美丽现代的新时代英城形象更加显现。

  主要做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服企业、稳大盘,经济实力更加厚植。遍访帮扶成果显著。以“遍访、解难、增信心、促发展”为宗旨,明确“两个不一样、一个一样”的方法逻辑,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出台7类116项托底激励政策,建立“企业知心人”制度,创行“六解一协调”机制,扩面惠及各类市场主体,帮助企业解决难题3690个、减负增效52.5亿元。以一天天压茬推进、一周周改善进步、一月月加快增长、一季季积微成著的工作态势,实现了“企业广泛叫好、经济指标利好、未来发展向好”的预期成效。项目建设质效共升。开展项目百日攻坚活动,推动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等279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孵化基地等67个项目竣工投产。“三区三线”划定实现突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06公顷。开展各类招商引资290次,到位资金235.5亿元,同比增长32.3%。双辽经济开发区晋级为省级开发区,全市6个开发区全部晋位。工业后劲持续增强。推行供应链“备胎计划”,增加工业产值5亿元。新培育2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大马力拖拉机、智能有序抛秧机、特种应急车辆填补东北空白,吉春制药“新三板”成功挂牌、全省唯一,双辽绿电产业示范园区顺利获批。宏拓气体等100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达产达效,同聚工业互联网等15户企业实现月度入规、创历史新高。服务业发展活力迸发。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精彩活动不打烊,首届微型马拉松、第二届四平玉米节、“城市之光”演唱会、惠民车展及房交会等节庆赛会轮番登场,“畅行英城”“惠购英城”“游乐英城”等系列促销接连呈现,发放消费券1880万元,拉动消费4.59亿元。因地制宜打造“向野而生”森林营地、双辽百禄乐活小镇等8个网红打卡地,培育文旅新地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46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