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振兴区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多轮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等超预期困难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实现“难中有为、干中有成、稳中有进”。
这一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战疫情、守阵地,强基础、抓服务,为丹东疫情防控贡献了“振兴力量”。
振兴区作为丹东市的主城区,人口密度大、社会流动性强、经济活跃度高,同时也是全省唯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在疫情防控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格外艰巨。面对突如其来、复杂多变的抵边疫情,全区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在区防指的统一指挥下,坚决贯彻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要求,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反弹和疫情零外溢的底线。
一是竭尽全力强化疫情处置。建立完善平战结合的指挥体系和作战体系,在应急状态下,广大机关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辅警,以及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民兵和志愿者,不畏艰难、日夜奋战,持之以恒投入疫情歼灭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积极推动复商复市、复工复产。
二是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建立五级保供体系,免费向全区18万户家庭提供价值900万元端午节大礼包,向中、高风险区域居民和特殊群体发放米面油包8.9万份,蔬菜包23.4万份。针对全区独居空巢老人、孕产妇、低保、特困等特殊群体开展关爱行动,帮助购药4万余次,接送就医2500余次,群众生活物资、就医用药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千方百计夯实基础力量。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对部分社区进行优化调整,新增社区4个。分两批招录148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市率先达到“每万人配备18名社区工作人员”的标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入新址,建成2个pcr实验室,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这一年,我们坚持逆势求进、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保主体,经济发展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一是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针对上半年经济运行大幅下滑的态势,我们紧盯全年目标,落实纾困政策,扩投资、促消费,主要经济指标自7月份开始逐月收窄降幅。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0.5%;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增幅较上半年收窄19.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亿元,增幅较上半年收窄7.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亿元,增幅较上半年收窄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5亿元,增幅较上半年收窄20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9.2亿元,同比增长20%。
二是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克服疫情影响,实行“线上洽谈 线下对接”模式,开展招商活动30次。参加京津冀、长三角主题招商活动,走访对接企业9家,签约浙商产业园、红色旅游基地等9个项目,盛光汽配、佳宏服饰等4个项目落地建设,实现内资进资42亿元,同比增长11.4%。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28个,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实施金鼎压缩机等7个工业类项目和城市燃气管网更新改造等8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在全区重点项目中占比超过50%。完成技改投资2.5亿元,增长147.5%,占工业固投50.2%。争取上级各类资金5.6亿元,同比增长16.4%,创历史新高,首次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6500万元。
三是发展动能不断壮大。创新主体加速培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户,同比增长60%;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31户,同比增长94%。富田精工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光水水务、欣时代生物分别实现“小升规”“规升巨”。创新能力加速提升,新增发明专利168项,明珠树脂“催化精馏技术”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一等奖,成为全市首次获此殊荣的工业企业。2项企业关键技术获“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支持,2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欣时代生物被认定为省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成功引进2个“带土移植”团队,凝聚高层次科技人才30人,带动从事科研人员380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提升,科技合同成交额年增长10%,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发展活力得到释放。高质量完成乡镇(街道)权责清单编制工作,305个区直事业编制划转至镇街。101个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工程建设类项目审批时间从79个工作日压缩到60个工作日以内,439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办”。扎实做好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13个重点问题得到解决。深入开展助企纾困活动,建立“一企一专班”包保机制,走访企业635家,梳理解决各类问题422个,化解园区3家“办证难”问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月份全部实现复工复产。为市场主体向上争取资金2000万元,协调银行融资3000万元,为制造业企业缓税4100万元,为各类企业退税1.83亿元。投入106万元政府引导资金,开展“约惠振兴·同城欢享”“油惠振兴·畅行盛夏”等汽车、石油促销活动,拉动消费2.2亿元。
这一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除隐患,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
一是城乡面貌得到提升。实施城市更新工程,维修升级给排水、燃气、供暖管网113公里,改造完成45个老旧小区,惠及群众2万余户。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维修街巷路16条,铺设沥青路面7.14万平方米、步道砖5.17万平方米,种植绿植5.19万平方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开展城市管理7个专项行动,拆除违建705处,整治店外经营等各类市容乱象8000余处,修复沿街墙体、建筑立面4.4万平方米。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万达广场周边“三横三纵”道路纳入市政道路管理,丹东剧院平房区启动改造,二街早市实现退路进厅。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维修改造东小线、集全线等道路26.4公里,汤池镇污水处理厂进入试运营。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