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住房体系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持续推进商品房产品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供给,实现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保持大体动态平衡;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落实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打造“浙里安居”品牌目标要求,加快研究解决“住有所居”存在的不平衡问题,着力推进住房工作的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住房保障更充分,城镇危旧房基本消除,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到2025年,全县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到25%左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小于50㎡,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全县gdp稳定在5%左右,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不大于8%,全县老旧小区改造8个,新建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率达100% 。
——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城乡建设提质升档,建设绿色韧性、适度超前的市政公用设施,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到2025年,全县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以上,海绵城市建成区占比达30%以上,现存易涝点消除率达到100%,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9%,供排水、燃气市政管网智能化监测管理率达到15%以上。
——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公园、绿道建设,城市园林建设水平和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提升景观风貌,彰显缙云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建筑设计管理,提高建筑文化品质。全面推进缙云特色花园乡村建设,构建“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风景”的美丽乡村新格局,打造缙云特色的现代版“丽水山居图”。到2025年,新建城乡绿道400公里,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
——激发建筑产业活力。持续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鼓励建筑企业整合做大做强,提升资质档次,增强行业竞争力,向“高、精、尖”高端市场延伸;提升建筑企业服务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十四五”期间,争取建筑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5%左右,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县gdp达到5.5%以上,全县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建筑达到30%以上,甲级建筑企业增加至4家以上。
——推进城乡有机更新。探索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微更新、功能植入等改造模式,实施结构优化、生态修复、街区复兴等城市有机更新行动,推进旧工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历史文化街区等多种类型的城市更新。推进未来乡村和乡村有机更新行动,加强文物古迹保护以及乡土建筑、名人故居、古村古巷等保护和活化利用,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到2025年,全面开展多种类型的城市更新,县城城市更新工作开展覆盖率达100%,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覆盖率100%,每年选择10个左右的重点村开展有机更新。
——提高智慧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住建领域“一张网”建设,深入推进数字住房、数字工程、数字城建、数字管网、数字防(抗)灾、数字政务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应用,构建“全业务、大数据、全服务、全支撑”的新一代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住建管理工作全要素、全系统覆盖。到2025年,建成区城市智慧化管理覆盖面达100%,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证通办”,实现住建领域的数字化办公和管理,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表:缙云县建设事业发展“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
大类 中类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城乡建设 1、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6.82 65 预期性
2、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创建数量(个) 2 【6】 约束性
3、全县累计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数量(个) 12 【20】 预期性
住房体系 4、全县老旧小区改造个数(个) —— 8 预期性
5、全县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 18 25 预期性
6、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全县gdp(%) 7.1 5 预期性
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 —— ≤8 预期性
8、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49.6 ≥50 预期性
9、新建住宅小区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设施服务 10、城市污水处理率(%) 97.93 ≥98 约束性
11、海绵城市建成区占比(%) 25 ≥30 预期性
12、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100 约束性
13、供排水、燃气市政管网智能化监测管理率(%) —— >15 预期性
14、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 ≤9 约束性
15、现存易涝点消除率(%) —— 100 预期性
人居环境 16、新建城乡绿道长度(公里) 443 400 预期性
17、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85.39 90 预期性
产业发展 18、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 8.7 ≥5.5 预期性
19、全县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新建建筑(%) 20 ≥30 预期性
20、甲级建筑企业(%) 3 ≥4 预期性
建设管理 21、网上审批事项覆盖率(%) —— 80 预期性
22、建设管理平台联通共享率 —— 100 预期性
23、建成区城市智慧化管理覆盖面(%) —— 100 预期性
四、主要任务
(一)致力协调发展,深化城乡融合格局
1、优化城镇发展空间格局
扎实推进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建设。依托“十字走廊、魅力t轴”,着力构建“一主一副、主副驱动、三片协同、特色发展”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主”为中心城区(五云街道、新碧街道、仙都街道及东渡镇、七里乡),将其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和参与区域竞争的主平台,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南北两翼,联动四城发展,打造县域发展增长极。“一副”为壶镇镇,加快产城融合,推动要素集聚、产业集聚、功能集成,打造增长副中心,形成承接金义都市圈的桥头堡。“三片”为舒洪镇、新建镇、东渡镇、七里乡与中心城区联动发展,构成环城片区;东方镇、前路乡、三溪乡与壶镇镇紧密联系,形成壶镇发展片区,大源镇、大洋镇、溶江乡、双溪口乡、方溪乡、石笕乡、胡源乡加强联系,形成南乡发展片区。“十字走廊”为依托好溪、42省道形成东西向走廊,串联中心城区与金义都市区和丽水主城区融入发展。“魅力t轴”为县域南部区域依托合肥至温州高速、缙云至江山(广丰)高速等形成的县域魅力轴线,实现与中心城区、壶镇紧密联系,优化发展环境。强化“一主”、“一副”两翼齐飞,“三片”协助互动,促进全域联动协调发展。
缙云县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图
2.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加快拉大中心城区框架,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品质功能,更加注重城市赋能兴产、数字转型和软实力提升,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实施“东扩、西进、南拓、北展”战略,构建山水相融、古今辉映、功能互补、主客共享的“一体两翼、四城联动”发展格局。“一体”为主城,重点推进时尚新城、魅力老城、东渡南城、高铁新城“四城”建设。“两翼”为缙云经济开发区和仙都景区两大支撑主城发展的产业平台。按照组团式整体开发和滚动开发理念推进重点区块建设。其中,时尚新城加快推进西寮休闲养生旅游度假中心、城市滨江休闲服务中心、名山未来社区等旗舰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魅力老城加快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争取国家级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试点、历史建筑保护以及老电影院区块改造、推进水南街等重点区块整体改造提升等样板项目建设,抓好老城保护与有机更新工作,重新呈现古石城独特风貌;东渡南城打造中心城区功能配套、人口梯度转移等承载区,加快融入主城区发展;高铁新城大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县文体中心等项目谋划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