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进一步深化建筑行业“放管服”改革,加快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完善、系统的建筑市场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建筑业发展,保障建筑业发展壮大,到2025年底,建筑业产值增长达到10%,扶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高精尖企业,到2025年底,全市达到一级建筑企业10家,二级建筑企业85家;三级建筑企业240家;积极鼓励开发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住宅,到2025年底,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百亿元项目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下降0.2个百分点。

  四、“十四五”主要任务

  1. 加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城市路网建设和改造

  加强完善铁岭市道路建设,进一步梳理主、次、支三级道路,完善整体路网结构,加速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加速完成铁岭市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工作,提升背街小巷交通速率,减缓城市主干道压力。制定长远期规划,将铁岭市市内交通能力提升一个台阶。“十四五”期间,铁岭市计划完成道桥建设工程6项,其中包括柴河大桥建设工程,银州区(汇工街、广裕街、岭东街)道路改造工程12公里,以及各县(市)区实施背街小巷改造工程。2025年底前,完成铁岭市城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全部项目,全面提升铁岭市城区背街小巷交通能力。

  实施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

  实施城市老旧管网改造,对铁岭市城市供水、供热、燃气老旧管网及合流制排水管网进行改造,进一步优化铁岭城市管网布局,提高城市管网建设水平。在供水管网改造方面,重点改造公共管网中运行年限长或局部漏损严重、管材劣质的老旧管网,“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改造管线长度约66公里;在供热管网方面,重点改造一次、二次网中运行年限过长或材质落后、管道老化腐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管网,“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供热管网等基础设施工程约470公里;在燃气管网方面,重点改造燃气管网铸铁管、镀锌钢管,或公共管网中泄漏或机械接口渗漏、腐蚀脆化严重等问题的老旧管网;在污水管网方面,重点改造排水管网雨污合流制管道,达到雨污分流目标,“十四五”期间,规划实施污水管网改建工程约155公里。

  加强城市公共事业保障能力

  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安全预警监测水平,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供水水质质量标准,改造水质安全保障性差的落后净水工艺,提高应对突发性水源污染的能力。“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供水保障能力提升项目6项,新增供水规模18万m3/d。

  提高城市供热、燃气保障能力加快热源建设和热网建设,落实热网建设资金,热网与热电联产项目要同步建设、同时交付,确保热源及时发挥作用。加强各供热区域热网互联互通,实现多热源联网运行,提高热网事故备用和热源相互支援能力。在铁岭市集中供热主网的部分换热站和分现行的小区域热源及零散的热源单位加装蓄热装置、实现调节供热负荷。市域范围内基本完成取暖散煤替代。通过政策积极支持管理经验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和具有天然气保障能力的企业参与铁岭市天然气市场整合,逐步实现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促进天然气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十四五”期间,计划在昌图县新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热电联产项目,布设3台蒸汽循环流化床锅炉、3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

  加快城市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铁岭市所有市区、县城污水截污纳管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形成收集、处理和排放相互配套、协调高效的污水处理系统。全面实施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新建和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全部执行一级 a 以上标准,提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水平。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与污水处理厂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原则。选择适合铁岭市环境、基础设施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多种形式综合利用和处置市政污泥。“十四五”期间,铁岭市计划实施污水处理工程2项,新增污水处理规模4万吨/天,包括调兵山市城南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2万t/d)和西丰县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2万t/) d。

  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智能化 推动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提高供水、供热、燃气、交通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智慧路灯”、“ 智慧供热”、 “智慧停车”、 “智慧社区”和“智慧水务”等项目建设,逐步融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施智慧管理。积极与意向企业探索合作模式,为社会资本参与提供有利政策。

  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良性运营机制

  建立联动监督反馈机制全面提升铁岭市市政基础设施监督机制,以制度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顺利、高效、妥善发展。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促进铁岭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建立起群众交流平台。完成住建局与市广播电视台、日报社等的网络对接,使媒体及其他相关单位能通过网络掌握市民反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等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建立联动机制。实现群众监督、媒体与住建局联动。

  建立多元化市政设施投融资机制 加快推进市政设施建设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探索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和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逐步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形式投融资机制。完善市政基础行业特许经营制度和运营服务标准,推动社会资本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等竞争性方式获得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特许经营权,依法开展生产经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58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