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紧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和州委、州政府、县委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强县工程,加快推动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16]发展,坚持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五共”协同,立足大生态、构建大交通、发展大旅游、打造大产业,充分发挥“土、硒、茶、凉、绿”特色优势,聚焦“康养金地·和美建始”形象定位,全力推动县委“六大行动”落实落地,为恩施州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湖北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更大建始力量。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6%;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省外到资17亿元以上,外商直接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指标完成州定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两山”转化为目标,持续打造绿色发展大产业。实行最严格生态保护,聚焦“山、水、地、气”,落实“护、管、治、用”,切实守护绿水青山,全力擦亮生态底色;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持续推动“六大全产业链”[17]建设,不断放大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全力构建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的现代化农业体系。聚焦稳产保供。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完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75万亩、产量21万吨以上,油菜面积12万亩以上;支持发展林下经济,新发展改造油茶8000亩;扎实推进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启动粮食(保供)物流产业园建设。聚焦特色优势。重点打造高山蔬菜、猕猴桃、油菜、魔芋、茶叶等特色产业,支持发展订单式农业,推进产品加工精深化,市场营销品牌化;推进硒都黑猪特色产业开发和利用,加快景阳鸡产业化,提升畜禽屠宰加工能力;加快乡镇低温储存设施、集散中心建设,启动红岩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等项目建设,建强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聚焦品质提升。推进农业化学投入品减量,加快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推广应用,加强农业废弃物利用;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农业,建立农产品全过程监管可溯源体系,构建“互联网 现代农业”模式。

  ——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型。坚定不移推进工业攻坚,突出资源优势和链条完善两大关键,全力构建定位清晰、比较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现代化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推动长梁钙基新材料、三里硅基新材料、天生绿色建材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新型建材、装配式建材产业发展;加快风、光、水、页岩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推进中望5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华润电力250兆瓦风电和石家湾1400兆瓦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建设;坚持就业优先,支持鞋服制造、农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开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品智能制造、数字化气动元件生产等项目建设;推进数字经济应用,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包括煤矿在内的传统产业绿色、智能改造提升,不断推动传统工业向高端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推动传统旅游向康养旅游转型。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抓手,以“宜恩神”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坚定不移立足大生态、发展大旅游,聚焦重点突破和丰富业态两大关键,全力构建布局清晰、要素齐全、业态多元的现代生态康养旅游产业体系。坚持做大康养业。用好自然生态、民俗文化、避暑气候等资源,集中项目和资金,梯次推进“六大康养小镇”[18]建设,力争长岭岗彩色森林康养小镇成势见效,加快推进“鼓乡茅田”项目,启动高岩子森林小镇建设,推动长梁天鹅池康养项目前期工作;持续丰富康养业态和消费场景,支持中医药等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坚持做强旅游业。持续推进蝶舞清江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和广润丹霞创建国家4a级景区景观评价,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花硒谷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高端民宿、露营、研学旅行等旅游新业态,支持高坪、花坪、茅田、龙坪、官店建设高端民宿群,新增高端民宿床位500个、露营基地5个。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建立绿色项目合作推荐机制,推进绿色信贷增量扩面;持续推进彩色森林建设,探索林业碳汇价值转化;谋划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

  (二)以共同缔造为主线,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大示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19]要求,持续优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为主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建设宜居宜业乡村。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作、支持革命老区建设、中省定点帮扶等政策机遇,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提高乡村发展质量。以茅田封竹淌、三里马坡、花坪漆潦、龙坪楂树坪、景阳兴隆寺等为引领,启动一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带建设;紧盯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试点县建设要求,支持发展多种类型、适度规模的庭院经济,建成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村10个、示范户1000户;深入推进同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大力开展新型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职业经理人等人才培育工程;科学统筹可用资金,探索建立“村党组织 新型经营主体 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户”等联农带农机制;扎实推进“硒品入汉”“硒品入杭”,持续拓宽消费帮扶渠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zhong/771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