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白政发〔2023〕1号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以“三落实”为抓手,以“四区”战略为引擎,以“双五”工程为载体,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白塔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定位进一步清晰
现代服务业加速升级。期望金融中心稳步推进,建行大厦新址投入使用,金融业态不断集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辽联集团入选省“专精特新”和数字商务应用领军企业,久森科技、时代传媒晋升省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友谊、大润发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成为常态。总部经济方兴未艾,浩瑀金融总部满载运营,国际科创总部、58科创服务中心企业入驻率稳步提高。
传统商贸业转型发展。罗森便利店成功落户,成为全市首家跨国连锁便利店品牌。万和城、丽枫酒店开业运营。西大街省级示范步行街提升改造,滨河路酒吧街完成初步规划,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有序推进。地摊经济悄然兴起,“后备箱集市”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假日经济、夜经济重焕生机。
经济开发区初具雏形。落实“智造强省”战略,成立白塔经济开发区,突出经济建设主业,以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依托,规划4.9平方公里土地,高起点建设商贸商务产业园、新经济产业园、都市工业园,实行“管委会 公司”运营模式,“一区三园”协调联动发展思路日渐清晰。
(二)稳增长扩投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启动“项目落地年”活动,发扬“拼抢争实”精神,落实领导包保、专班推进机制,书香庭院等3个亿元项目全面竣工;文庭雅苑等5个房地产项目进展顺利;集美养老院等6个民生项目开工建设;易发式多功能变压器等8个产业项目稳产达效。2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90%。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强化以商招商、线上招商,“走出去”“请进来”55次,与上海复星集团、中铁建昆仑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实现战略合作,签约项目39个,增长30%;落地项目23个,增长9.5%;转化固投13.8亿元,为年计划313%。积极参加进博会、辽洽会,签约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7%。
财税工作逆势而上。积极包装项目,主动跑省进京,向上争取资金7.6亿元,增长40.7%。全力对冲金融风险,财税部门砥砺前行,深挖涉税项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转负为正,保障了“三保”支出,推动了财政工作平稳运行。
(三)抓改革促创新,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营商环境释放活力。推行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大规模组合式减税降费4.9亿元。将“小切口、小场景”作为突破口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114项高频事项有序下沉,469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3项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全面销号。5g办税厅成为我市唯一省区直联大厅。完成“个转企”112户。新增市场主体4494户,总量和增量均居全市首位。
综合改革激发潜力。事业单位改革平稳有序,行政与事业单位关系得到理顺。街道改革卓有成效,机构职能不断优化。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纵深推进,穿透式资金监管更加有力。妇联、残联完成换届。国资、审批等领域改革取得实效。
创新驱动增强动力。辽联集团精耕细作营销两旺,易发式电气订单量逆势增长,鸿宇晶体技改项目效益显现。淡水水产研究院入选省“揭榜挂帅”项目。十九局一公司、二公司提名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嘉和口腔等2家企业申报省“带土移植”创新创业团队。鸿新机械等14家企业获得区科技创新政策奖补资金。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转化科技成果4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亿元。
(四)重建设精管理,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
市政设施日趋完善。投入2.7亿元改造42个老旧小区,施划停车位5500个,加装既有住宅电梯2部。筹资2.2亿元更新改造燃气管道,惠及居民19万户。投入0.4亿元整修自来水管网等设施,改造精品背街小巷6条、休闲广场7个、口袋公园1处。接续打响“百日攻坚”“净地清零”行动,5个地块完成征收任务,1.9公顷土地实现挂牌出让。
城市管理更为精细。常态长效推进创城和城市管理年活动,建立晨检夜查、现场拉练等机制,“七大提升”行动取得实效,累计拆除私搭乱建1.7万平方米,治理店外经营2.8万处,教育处罚交通违法行为31.8万起。城乡结合部、早夜市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礼让行人、志愿服务观念深入人心。我区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通过省检,为全市创城做出突出贡献。
生态环境愈加宜居。笃定“两山”理论,落实“两高”要求,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全力整改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案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重拳治理渣土扬尘、散煤污染等六大顽疾,检查减排企业31家、餐饮业户325户,整治裸露地面2.3万平方米。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清理河湖垃圾9.5吨。域内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