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2月8日在建平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长 陈景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县政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较好完成了本届政府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到2021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7亿元,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5亿元,年均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3亿元,年均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6721元,年均增长8.9%。
(二)全力以赴促转型,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粮食产量连年超20亿斤,年加工销售杂粮60万吨以上,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中国(建平)杂粮电商产业发展大会,逐步叫响“中国杂粮之乡”。新发展设施农业5万亩,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00余个,带动农户4万余户。正邦生猪、安兴牧业、天勤蛋鸡等龙头企业引领畜牧业发展,建设养殖基地150个。新规划设立农产品加工园区食品加工园,入驻企业6家。工业转型不断提速。实施老企业转型升级190个,完成“小升规”49家、“规升巨”8家。全力引育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获批高新技术企业9家,我县被评为“科技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县”。现代服务业稳步发展。红山物流商贸城建成并部分投入使用,朱碌科杂粮专业批发市场与淘宝、京东深度合作。新增a级以上景区10家,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晋升为4a级景区,小平房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三)全力以赴抓开放,产城融合亮点凸显。坚持“规划引领、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重新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举全县之力推进开发区建设。高标准实施“七通一平”,新建道路21条54公里,实现与主城区路网有效衔接,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共入驻企业200余家,逐步构建了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一区三园”产业布局,以城促产、以产扩城的发展态势基本形成,我县开发区成功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8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0个。抢抓京津冀产业转移机遇,整合招商队伍,改进招商方式,全力推进精准招商、专业招商,鸿鑫直埋管、顺运通铁路车辆部件、中海建强门窗等一批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相继落地开工、投产达效,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四)全力以赴提效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把营商环境作为振兴发展的突破口,以便民利企为目标,努力让群众和企业有更多获得感。创新尝试“统一代办、集中审批”改革,共减少审批事项15个,缩短审批工作日30个。新建1500平方米便民服务大厅,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企业登记、人社、医保等149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全县30个乡镇场街均建成政务服务驿站,84类业务实现现场办理。充分发挥“12345”平台作用,累计办结投诉案件6000余件,满意率达93%。强力开展“营商环境建设问题”专项整治和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作风建设等重点领域攻坚行动,有效推动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优化。
(五)全力以赴优环境,城乡品质显著提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全面启动矿山领域生态环境治理。完成造林绿化27.2万亩、草原生态治理22万亩、矿山恢复治理3300余亩,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2%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加快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全力打造“一环四横八纵”路网体系,新建及改造道路80公里、桥梁4座,打通城市“断头路”,功能匹配、畅通便利的城区道路交通体系日趋完善。全力打造“一河三带九园”生态景观体系,牤牛河城区段蓄水达1800亩,新建公园3处1300亩,改造提升公园、广场6处500亩,新栽植树木5万余株、绿篱近20万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2500亩,见林、显绿、露水的城市风貌业已形成。施划机动车泊位5800余个,新增智能监控85处,拆除违建8125宗44万平方米,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我县荣获“省级文明城市标兵”称号。赤喀高铁全线开通,建平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建设和维修各级公路1568公里,我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坚持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程,清理“三堆”8万余个,栽植乔灌木1400余万株,种植花卉120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广场151个,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五化一拆”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
(六)全力以赴惠民生,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举措”,落实各类扶贫专项资金3.8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00个,贫困县如期“摘帽”,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投资近3亿元,不断完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认定。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到国家级标准。新增城镇就业63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1%。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水平,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3.1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1001户,改造老旧小区56万平方米。综合施策,有效解决县城区40个小区2万余户多年遗留的居民“办证难、回迁难、入住难”问题。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使全县退役军人活动有场所、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服务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