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优化人才队伍管理

  (1)改善人才队伍结构。继续实施基础卫生人才委培计划,加强儿科医师、公卫医师、中医师、影像技术人员等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和卫生英才培育计划,做好领军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人才等引培工作。加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卫生技术队伍建设。到2025年,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争取招录、引进卫技人员100名以上;新增定向委培生100名以上、紧缺专业人员10人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卫生人才15名。

  (2)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优化“医、教”协同发展机制,健全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强化岗位培训,推进骨干进修,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落实“两个同等对待”要求,培训住院医师50人以上。加强各类医学教育基地建设,提升教育培训效果。建立卫生技术人员轮训制度,实行公共卫生、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卫生管理等专项能力提升计划。

  (3)加强人员激励保护。完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体系和晋升办法,健全不唯论文、不唯头衔、不唯学历、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培养培训、综合评价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中高级技术岗位比例,健全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机制。开展“名医、名护”评选活动。健全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科教人才综合评价机制和保护关爱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依法保障医务人员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医德医风医道建设和行业自律。

  专栏4:卫生技术人员能力提升项目

  以提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预防保健能力、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全科医疗服务能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等为重点,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入职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职业素养。改进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选调制度,完善“笔试 临床思维 面谈 实践技能操作”的“四位一体”择优竞争上岗机制。依托“山海协作”平台,每年派2名以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到海曙区、长兴县、嘉善县等结对县挂职学习。

  (三)高能级建设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落实县域一体化医共体建设精神,加强医防融合,努力构建联防联控和精准防治工作格局。以县级医院为中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支点,基本建成全健康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有效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建立相关机构间有效协作机制。

  1.推进医疗卫生服务能级提升

  (1)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品质。完成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和第二人民医院建设工程,推进庆元县中医医院迁建工程。深化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推动医疗卫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精准承接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县人民医院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一对一合作。全面提高县域胸痛、创伤、卒中、孕产妇、新生儿等五大中心处置能力。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和管理标准化。全方位推进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下降到40以内。完善护理支持系统,夯实基础护理,提高专科护理,落实整体护理,县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全覆盖。县级医院全面设立职业医务社工,开展无家属陪护、全程营养餐、心理支持等试点工作。完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探索结果互认风险共担机制,县级医院检查检验首次提醒调阅率达30%以上。实施县级医院同质化管理和医疗质控年评价、通报、整改机制。实施“名医、名科”培育工程,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和特色专科在危重疑难疾病诊疗、疾病预防控制、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县级医院服务水平整体、协调提升。创新智慧医疗便民举措,加快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建设完善智慧医院系统,全面普及在线预约、智能分诊、诊间结算等线上服务,县级医院预约时段精准到30分钟以内。积极推进转诊服务、远程会诊等功能建设。到2025年,力争庆元县人民医院主要学科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创建市级重点(扶持)学科 1-3个,新增县级重点学科5个以上,县域专病诊疗中心1-2个。

  专栏5:“名医、名科”培育工程

  优化切合我县实际的医学学科建设和技术发展的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加大重点学科经费投入力度,完善我县“名医、名科”遴选培育机制。组织实施2轮医学重点学科和学科人才梯队建设计划,鼓励县内医院与国内高层次医学团队、知名大型医院、医疗集团加强合作,通过柔性引才、远程协作、学科植入、学科托管、导师带徒等多种举措,大力培育“名医、名科”,实现县域内主要医疗机构“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特长”。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坚持医共体内全面统筹发展,加强医共体龙头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输出和服务协同,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科学配置、合理流动及有序轮转,每个基层片区确保建成基层特色专科1个以上。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科室设置,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功能,逐步发展康复、心理、口腔医疗、安宁疗护等服务。健全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疗服务运行机制,普及全科医疗服务模式。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推进基层健康服务智慧化进程。开展流动医院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医共体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作用,拓展以家庭为单位的整合型签约模式,重点人群签约率保持在70%以上。

  (3)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医共体内外、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通道。完善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进一步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报销比例,降低未经转诊越级就诊的报销比例。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完善“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建立健全全科医疗服务制度,落实全科医生的“守门人”和“代理人”职责,开展以“健康为中心、预防为导向”全人群全周期全过程健康问题诊治和健康促进服务。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疾病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改变原有的就医观念和习惯,合理利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

  专栏6:深入推进医共体内分级诊疗专项行动

  优化调整分级诊疗体系下的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政策,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医共体内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合理提高家庭医生收入水平。综合运用财政、医保、价格等多种政策手段,充分借助智慧健康相关设施,推进医共体内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落实。

  2.推进公共卫生共享服务

  (1)强化医防融合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明确任务清单,完善补偿机制。县级医院设立公共卫生中心,配置预防医学专业人员。制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督查与指导办法,优化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公共卫生医生配备达2名/万人以上。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院感事先介入机制,按200-250 张实际使用病床至少配备1名院感管理专职人员。落实医共体“两员一中心一团队”工作模式,健全医疗机构与疾控、妇幼、精神卫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协作工作机制,推动医防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