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5 系列人才工程

  1.柔性引才工程。聘请李玉院士为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及“一区一馆五库”“领军型”顾问导师;柔性引进大型真菌分类、菌物分子生物学、菌物药理研究、分子育种、菌物遗传学等领域“星期天工程师”5-7名,为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积势蓄势,破解种质资源库建设“卡脖子”和“关键性”难题。

  2.人才深造工程。选派本地科研骨干人员到上海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挂职锻炼,借助平台和师资力量,加强本土人才培养深造。到2025年,计划选派2-3名干部到上海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挂职锻炼。

  3.定向培养工程。在产业中心设立职业高级中学实习基地,选派优秀学生到中心实习锻炼,实行“师傅带徒弟”定向培养实习制度,全程参与种质资源库建设、品种选育等课题研究,每年培养全方位实习生50名,为社会输送后备专业人才。

  4.技能提升工程。大力实施菇乡师傅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名师带高徒”和“传帮带”等培训模式,采用“政府买单”“订单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土专家,集中优势打造“菇乡师傅”人才队伍。加强与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合作,每年组织开展高素质、高水平现代全国性食用菌栽培技能型人才培训1-2次。

  5.校地合作工程。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和上海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浙江省林科院、丽水市农林科院等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与技术合作,借力发展。加强与河北、河南、湖北等食用菌新产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取长补短。加强与日本,韩国以及西欧、南美食用菌技术强国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吸收与消化国际先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理念与技术,保持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和长盛不衰。

  三、一个种源硅谷——提升浙江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建设

  按照“一区一馆五库”的思路,构建完整的种质资源保育体系,基本摸清百山祖国家公园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重点收集“浙南闽北赣东皖南”野生香菇种质资源,对重要食药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条件进行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和所有菌种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序列。利用代谢组技术获取重要菌物特别是药用菌的主要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及其谱图信息,对营养与功效成分进行鉴定评价研究,将建成首个世界香菇发源地野生香菇种质资源库,建成国家公园野生食药用菌“一区一馆五库”种质资源保育体系全国样板,种质资源保藏水平达到国家食用菌种质资源库战略储备分库标准,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专栏6 菌物资源“一区一馆五库”保藏体系构建

  (一)百山祖国家公园“一区一馆五库”

  1.保育区提升。以庆元龙岩村为核心,改造野生香菇保育区1个,核心保育区面积达500亩,新建智能化动态监测点2个。

  2.标本馆建设。新建百山祖国家公园大型真菌科普馆1个,改造提升科研标本馆1个。新制作展示标本300份以上,新收集保藏干标本800份以上,基本摸清百山祖国家公园大型真菌资源情况,撰写百山祖国家公园大型真菌名录。

  3.种质资源库提升。对现有种质资源库进行改造提升,引进超低温液氮保藏,与斜面低温保存法结合保障种质资源安全。收集香菇等珍稀食药用菌种质资源1000份以上

  4.活体组织库建设。建立百山祖国家公园野生食药用菌活体组织库,为保存采集地重要大型真菌种群遗传信息,保证其dna不受破坏,长期保存于-80℃低温冰箱内。收集保藏干燥的活体组织300份以上。

  5.基因库建设。新建野生食药用菌基因库1个,测定150份食药用菌的rdna its序列,用于菌物物种鉴定的dna片段资源;构建40份重要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基因与表型信息库。

  6.有效成分库建设。新建食药用菌(含毒菇)有效成分库1个,对重要野生食药用菌种质的营养与功能活性成分分析,构建30份重要野生食药用菌营养与活性成分信息库。

  7.综合信息库提升。开发集标本、种质资源、活体组织、有效成分、基因等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多维度、多组学的综合信息库。

  (二)野生香菇种质资源评价与育种研究

  1.野生香菇种质资源系统评价。完成150份野生香菇种质资源重测序、遗传多样性评价、ssr分子标记。完成20份重要野生香菇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测序。

  2.菌株筛选、分子育种以及杂交育种体系的构建。选取高产、优质、高效的优良主栽品种作为改良品种,通过杂交等育种技术,改良主栽品种中缺乏的有利等位基因,创制和选育高产、优质、抗病基因聚合的育种新材料和新品种。

  四、一个育种平台——构建食用菌“育繁推”一体化平台

  积极参与浙江省“十四五”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主持实施“优质高效香菇系列新品种选育”专项,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实施“珍稀特色食(药)用菌新品种选育”“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优特异种质挖掘利用”等课题。与李玉院士、郑裕国院士、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等团队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开展香菇、灰树花及珍稀食药用菌野生种质与重要栽培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发掘具有优质、早熟、抗逆、抗高温、食药用价值等特异性状的种质;开展香菇、灰树花系统育种、野生驯化育种、杂交育种等育种技术研究,选育优质高效香菇、灰树花新品种,栽培驯化具有食药用价值、高活性成分的珍稀食药用菌品种。开展新品种种性保持与优质菌种繁育技术研究;与新品种相配套的高效栽培工艺技术研究;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开展良种繁育与推广。选育食药用菌新品种1-2个,建设香菇、灰树花菌种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3个,栽培驯化出具有食药用价值、高活性成分的珍稀食药用菌菌株1-2个。

  专栏7 构建食用菌“育繁推”一体化平台

  课题1:优质高效香菇系列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香菇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创制具有优质、早熟、抗逆、风味好等特异性状的种质;开展以杂交与分子辅助育种为核心的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开发相关的辅助育种分子标记;开展周期短、潮次明显、适合集约化、工厂化周年栽培品种选育;开展不同色泽、柄盖比合理、抗逆性强、适合农法栽培的优质品种选育;开展风味独特、适合仿野生栽培的特色香菇驯化选育;开展新型高效菌种繁育及接种技术研发;建立良种示范基地,开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

  绩效目标:收集香菇种质50份,系统分析评价20份以上,创制具有优质、早熟、抗逆、风味好等特异性状的种质材料5份;研发建立以杂交与分子辅助育种为核心的高效育种技术,开发辅助育种分子标记3-5个,申请育繁种专利1件;育成香菇新品种(菌株)3个,其中适合工厂化集约化周年栽培品种(菌株)1个,育成适合农法栽培的优质抗逆品种(菌株)1个,适合仿野生栽培的特色香菇品种(菌株)1个,建立高效菌种繁育及接种技术1套,建立香菇新品种示范基地3-5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栽培香菇500万棒以上,加强良种繁育推广,应用规模5亿棒以上。

  课题2:珍稀特色食(药)用菌新品种选育

  研究内容:开展灰树花等特色食药用菌种质资源收集与分析评价,发掘、创制具有优异性状的种质;开展灰树花等食药用菌驯化与选育技术研究;开展特色食药用菌特征成分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研究;利用不同育种手段,改良和创制优质灰树花等食药用菌新品种(菌株);开展新品种(菌株)种性保持与优质菌种繁育技术,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技术;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开展良种繁育与推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2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