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

  黟县农业农村水利局

  二〇二二年四月

  目 录

  前言 1

  一、规划背景 2

  (一)现实基础 2

  (二)机遇挑战 6

  二、总体要求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三)发展目标 12

  三、主要任务 16

  (一)聚焦农业产业现代化,实施产业融合发展行动 16

  (二)聚焦绿色生态现代化,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 24

  (三)聚焦农民生活现代化,实施农民福祉增进行动 28

  (四)聚焦农业发展现代化,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 30

  (五)聚焦农业基础现代化,实施基础设施升级行动 31

  (六)聚焦乡村治理现代化,实施治理体系构建行动 33

  (七)聚焦农村文化现代化,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 35

  (八)聚焦人才培养现代化,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 36

  (九)聚焦管理机制现代化,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行动 39

  (十)聚焦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城乡融合攻坚行动 41

  四、保障措施 43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任务落实 43

  (二)完善政策支持,改善发展环境 43

  (三)健全投入机制,夯实发展基础 43

  (四)加强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 44

  (五)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服务水平 44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本规划以《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黟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黟县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等重要文件为依据,明确黟县未来五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工程。

  规划对象为黄山市黟县县域,规划总面积为857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包括碧阳镇、宏村镇、西递镇、渔亭镇、柯村镇、美溪乡、宏潭乡、洪星乡,共五镇三乡。

  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是“十四五”期间指导黟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规划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农业农村方针政策,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农业发展质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把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水平快速提升,为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十四五”黟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十三五时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855元增至18488元,年均增长11.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14111元,比2015的10191增长35%,年均递增6.7%;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360增至55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3.9%,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13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现了6110名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1.96降至1.86,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我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聚焦特色产业,市场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一是粮油生产。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思路,开展“两区”划定工作,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 5.8万亩(水稻)、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油菜)4.2万亩;创建“有农”、“黟碗米”、“金禾”优质稻米品牌3个,成功申报省级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二是茶生产。我县以生态茶园建设、龙头培育、品牌提升为抓手,实施国家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和茶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创建等项目,茶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尤其是发展“五黑”特色黑茶产业以来,茶叶生产连年增长增收,茶叶产量、产值由2015年的2315吨、产值20920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2915吨、产值29680万元,增产25.9%、增值41.9%,培育省级茶叶示范联合体3家,新增国家级茶叶专业合作社1家。三是特色养殖业。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生猪、家禽规模标准化率由2015年的50%和70%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65%和85%,“五黑”产业中黄山黑鸡和黟县黑猪的饲养量由2015年的20万羽和1万头分别增加到2020年的35万羽和3万头。黄山黑鸡国家标准发布实施,黄山黑鸡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获农业部丰收奖和安徽省政府科技进步奖。黄山黑鸡和皖南花猪的规模养殖均获得无公害和有机产品认证。四是特色种植业。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特色种植业,发展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35万亩,毛竹林面积14万亩,香榧林面积1.3万亩,油茶林面积1.1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83.78%增长到84.78%,提高了1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从458.35万立方米增长到569.01万立方米,增幅19.45%。培育木竹加工企业26家,涉林合作社28家,涉林家庭农场21家,林业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紧扣省、市部署,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能力建设,打通农产品质量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累计建成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26套,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持续开展蔬菜农残检测、畜禽药残检测、水产品非法添加剂检测,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我县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实施“五黑”十大提升工程,制定出台“五黑”特色产业实施意见和扶持政策,编制完成“五黑”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五黑”产业专家库,全面完成“五黑”农产品数据检测,取得黑鸡、黑猪、黑茶等检测报告。24个新型经营主体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其中黑茶(石墨茶)、黑果(香榧)、黑鸡(黄山黑鸡)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成立“五黑”产业发展协会、“五黑”区域品牌运营管理中心,统筹开展“五黑”特色产品的品牌推广、产业对接、市场营销。2020年“五黑”综合产值实现6.1亿元,在产业品种、种养模式、经营体制、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链条式升级。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十三五”时期,我县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塑造生态宜居新风貌。深入推进以农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截止2020年底,累计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35个(通过省级验收28个)、市县级中心村10个,完成7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治理提升自然村41个;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3个、示范村9个。完成农村卫生改厕5616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48%,20个行政村实现“厕所革命”整村推进。7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省级中心村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4处,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我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优先完成“两不愁、三保障”项目建设,加快村组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全县公路里程达到657公里,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村道为支脉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新格局,交通能力稳步提升。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建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物流配送中心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66个,覆盖率达100%。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我县从2016年开始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经过四年的努力,完成66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二是农村“三变”改革。我县作为全省“三变”改革整县推进试点县,总结推广农村“三变”五大模式,突出“三变”改革与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主体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充分结合,选择产业发展、扶贫开发、乡村旅游三类进行扩面,在44个村进行试点。三是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出台《黟县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挂牌成立“黟县江南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和7个乡镇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服务站,在市级考核中位列先进行列。四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发展黟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黟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2022)》《黟县2019年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引导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积极整合“五黑”特色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开发等资金,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倾斜。2020年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3370万元,同比增长10.2% 。五是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以闲置农房开发利用为着力点,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79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