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打造高水平人才聚集平台

  坚持以平台引项目、聚人才,实现集约引才、高效聚才。规划建设集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金融配套、信息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探索全国学会保定服务中心建设,办好“保定市科技领军人才清华大学培训班”,推进中国科协海智计划河北(保定)工作基地建设,形成“基地 联盟 工作站 示范点”的工作模式。支持保定高新区人才政策创新,探索建立汇聚高端人才的国别园、园中园,打造人才聚集局部高地。实施“引才飞地”计划,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一批产业研发中心,在国内外创新人才汇聚的城市创设创新孵化器、创新创业基地,加快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引领科技前沿的领军人才。

  第三节 构建创新人才培育体系

  完善各类人才工程计划,推动形成多领域、多层次人才成长梯队。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育力度,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促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打造一批骨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运用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模式,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支持龙头企业创办企业大学,推动企业和职业教育共同培养工匠型人才,开展高技能人才申报工程技术职称试点,为有志于学习技能、自我提升的青年劳动者打开更加广阔的职业上升通道。“十四五”期间,新增市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0家。

  第四节 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完善聚才引才用才机制,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坚持评聘分开改革方向,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渠道。探索弹性薪酬制度,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全面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汇聚力。全方位为科研人员松绑,拓展科研管理新体制、新路径。优化人才管理计划,建立科技人才潜心科研机制。创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建立高端人才双聘制,探索人才编制管理新机制,吸引候鸟型人才来保创新创业。

  第五节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打造“类海外”营商和生活环境,实施外籍人士和高素质人才“爱上保定”工程,建设国际学校、国际医院、数字图书馆等涉外服务设施,丰富外籍人士生活设施,把保定市打造成为海外人才创业工作生活目的地。着力搭建“引才工作站”等引才引智平台,推动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在海外人才出入境及居留服务、职称评聘、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政策措施。“十四五”期间,力争吸引2000名左右海外人才来保创新创业。对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特别是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和省“百人计划”人才带项目到保定市创新创业,给予科研经费支持,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做强一个企业。

  第十章 实施科技惠民工程,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围绕环境质量、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热点和焦点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大气污染防治、节能减碳、人口健康、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支撑作用,同时以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加快实施一批科技惠民项目,力争使科技惠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节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的科技支撑

  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资源集约利用与水环境治理技术,环境质量综合监测系统,新能源开发利用等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和项目研究,为全市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撑。面向碳中和的前沿性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强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加快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针对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领域,推动高能耗、高排放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利用环境科学与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生态修复、应对气候变化等技术攻关,构建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智能化管控系统和创新平台。

  第二节 构筑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防线

  重点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新发和常见病毒变异检测技术、环境样品病毒监测及防控技术、前沿关键诊疗技术、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等开展联合攻关,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强化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工作中科技支撑,在职业病、地方病、重点传染病等领域的监测预警与临床诊治等方面加快形成一批适宜防控技术。以促进健康为导向,加强健康影响因素等领域研究,强化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加强高危人群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等综合防治技术及产品研究。针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慢性疾病,开展精准化研究、疫病共性病理、康复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基础医学研究,加快引领性临床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

  第三节 构建社会公共安全技术体系

  重点围绕生物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继续构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技术和应急救灾重大装备,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技术等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技术和项目研究,加强食品安全检测、预警、溯源、控制等技术支撑和保障。加快交通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在交通运输、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领域着力开展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丰富完善社会综合服务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3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