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扩大中医药骨干人才规模。加快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和青年人才,加强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开展各层次师承教育,扩大省级名医师承指导老师数量。加大中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到2025年,培养20名省级中医药优秀人才和骨干人才,培训中药材种植、加工、中医药健康服务从业人员1000人次。(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能力

  深挖中医药精华,持续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民间药方挖掘整理工作,开展对中医世家和民间验方的调研和收集、筛选、审查、确认,做好传承与保护。协同做好传承与创新高效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挖掘龙江中医药宝库。整理我市全国名中医和省名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加强对龙江医派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开展中医流派传承规律和模式研究。依托佳木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诊疗技术和方药,加以总结、利用和推广。(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市文广旅局配合)

  (二)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市内高校和科研单位技术人才优势,培育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端技术人才,提高创新研发能力,利用技术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建设3—5个省级、市级科研基地(实验室),支持骨干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科研机制,加快中药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中药研发和转化能力,加大对中医药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重点培育中药大品种和新品种,鼓励开展院内制剂新品种研究,加强以我市道地、大宗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经典名方及医院制剂开发,进一步开发新药。鼓励开展以中药材和非药用部位为原料的健康食品、日化产品、中药兽药研发和生产。鼓励开展中医器械和适老产品研发,推动先进中医器械的应用。(市科技局牵头负责,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现代中药产业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积极推动道地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促进中药材品质提升。加大野生动植物药材保护和繁育力度,促进野生中药材有序开发。聚焦产业发展,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强化内生动力,做好中药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中药产业做大做强。推进中药现代流通体系建立,加快构建和完善中药发展产业链,实现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

  (一)实施中药材种植养殖标准化建设。开展中药材种植养殖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扩大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做实做强规范化管理。实施道地药材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制定道地药材种子种苗全生产周期的技术规范,指导中药材标准化绿色生产,开展道地药材提纯复壮,科学培育一批药效药质稳定的道地药材新品种。全面开展中药材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行动,大力推广道地品种规范种植、野生抚育、仿生栽培技术,推进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工等技术的培训和示范。实现主要品种全部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打造我市一批道地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扶持一批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成一批道地药材加工基地,提高我市道地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带动中药材种植水平的整体提高。力争到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市林草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大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力度。加强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做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野生中药资源数据库,制定野生中药材保护目录,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仿生抚育。加大推进仿野生药材种植力度,加快扩大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同时不断创新模式,改进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建立野生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区,重点做好濒临灭绝品种的保护、繁育研究和替代品研发,通过抚育、培育等人工干预手段,促进天然更新。制定野生中药材保护政策,严禁乱采乱挖,在条件具备地区实行划界标识,建立保护档案,落实管理责任,完善管理办法,促进野生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负责,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三)做强中药产业链。推进中药加工产业规模建设,鼓励中药制造企业在药材集中种植产地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带动中药产业上下游发展,形成完善的中药产业链。深入研究中草药精深加工,促进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二次产品的开发,培育新增长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落地,推进新引进项目和本地增资扩容项目的支持力度,有效促进我市中医药品牌的知名度。支持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竞争力。积极推进中草药产业园区建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市工信局牵头负责,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经合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流通能力建设。规划建设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推动中药材集约加工与集中仓储,配套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及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引导产销双方无缝对接,推进中药材流通体系标准化、现代化发展,初步形成中药材种植养殖、初加工、包装、仓储、运输和销售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桦南县中药材交易大市场等集散地市场建设。建设稀缺北方道地药材贮备库,引领中药材产业稳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市商务经合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建立中医药融合发展态势

  坚持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促进中医药与养生保健、健康养老、休闲旅游、健康产品深度融合,跨界发展,构建“中医药 ”融合发展新格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db/86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