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实现中高等两大职业教育集团式发展。推进市区中职学校集团化办学,以市属公办中职学校为基础,通过实质性合并形式新建佳木斯中等职业教育集团,盘活中职学校资源,拓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推进佳木斯职业学院进入省级“双高”建设项目行列,佳木斯技师学院纳入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序列,组建佳木斯高级技工学校。扩大智能装备制造专业群、幼小教育等专业集群效应,将佳木斯职教集团建设成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全省职业教育的排头兵,进入全国职教集团第一梯队。
6.完善全市职业教育区域布局。统筹推动全市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对省属驻佳职业院校支持力度。协调推进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佳木斯校区尽快补齐土地、校舍缺口和历史遗留问题。支持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涉农专业建设,与相关企业共建东北平原黑土地产业学院。支持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稳定招生规模,逐步提高办学层次,争取晋升高职学校。支持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深化龙粤职业教育合作,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开展学生交流、教师挂职、项目对接等互动交流。倡导多元化办学,推动民办职业学校规范健康发展。探索实行职业院校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办学,支持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要素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并取得合理收益。
7.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决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要求,以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和市场导向性为类型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贯彻“职教高考”改革要求,落实“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不断扩大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规模,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办精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做优做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支持优质中职学校联合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院校开展五年一贯制、中高本贯通培养试点,高职院校部分专业三年内实现职业本科层次招生。
(三)全面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8.创新职普融通转换机制。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后职普融通、协调发展机制和通道,完善职业教育多层次衔接、不同教育类型顺畅转换、协调融合的运行体系,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稳定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健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普通高中开展普职融通教育实验,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举办“职普融通实验班”,建设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推动普职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支持普通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在读学生转入职业学校对应年级就读。支持技工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完善技工教育体系建设。
9.实施办学条件达标计划。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对照国家级和省级主要监测指标全面核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结合市、县两级实际分类制定办学条件补齐方案。完善办学资质清查和办学水平评估制度,科学规划、优化调整职业院校结构布局,大力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依法依规优化中职学校新建或改扩建增容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尽快配齐配足图书、计算机、实训设施等,到2023年底基本办学条件达标率80%以上,2025年底达到90%以上。
10.加强“双师型”工学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双师型”工学一体化教师认定标准和认定制度,完善教师招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破除“五唯”倾向,将企业实践经历、业绩成果等纳入评价内容。支持校企共建“双师型”工学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实行“固定岗 流动岗”教师管理制度,在20%编制员额内招聘兼职教师,建立“双渠道”教师招聘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获得技能奖项的高技能人才,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以直接考察方式公开招聘到与所获技能奖项相关的岗位任教。到2026年,建成“双师型”工学一体化教师培养考核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11.推进“三教”改革、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按照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等要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接新专业目录,根据教学标准要求,及时优化专业设置、调整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强化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推广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全面实施弹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完善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开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活动,办好佳木斯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比赛。支持鼓励职业院校按照规定编写地方特色教材、行业适用教材、校本专业教材、校企合作教材,开发一批佳木斯特色教材。
12.提高信息化水平。落实《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引导学校提升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推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推广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强化平台资源应用与供给,广泛使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开发特色化在线精品课程、实训实验、数字化教材、教师培训等资源。通过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提升广大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优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13.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级教学标准体系,按照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加强对政府履行职业教育职责督导,重点对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进行评估。健全市、校两级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加强年报审查抽查,提高编制水平,加大公开力度,强化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