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2月12日在汉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汉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覃建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关于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汉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五年;是承上启下推动“由美到富、由富到强”坚实跨越的五年;是凝心聚力、攻坚拔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十七届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风险挑战,付出超常艰辛努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夺取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移民工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胜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汉源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我们全力赶考、沉着应考,交出跨越发展优异答卷

  (一)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提前两年突破百亿大关,预计今年达125亿元,稳居全市第二。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20.3:52.9:26.8优化调整为23:28:49。经济发展综合排名连续两年全市第一,有望实现“三连冠”。财政和居民收入更加殷实,预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6亿元,是2016年的1.9倍,税占比保持在80%以上,财政收入质量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39087元和16150元,较2016年分别增长146%和158%。发展动能更加强劲,成立项目推进中心,累计向上争取资金65亿元,是上五年的2.3倍。组织实施重点项目689个,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二)脱贫奔康全面胜利。始终坚持念兹在兹、唯此唯大,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县各级干部尽锐出战,下足绣花功夫,提前两年完成全部脱贫任务,63个贫困村、8826户3003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户脱贫、村退出,全县贫困发生率从10.5%下降为0,贫困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362元增长到2021年的10977元,增长4.6倍,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1]全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关怀的古路村,飞天索道横跨大峡谷,《古路村脱贫巨变》经验走进中南海、登上新闻联播。先后四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实现同全国、全省、全市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三)抗疫斗争取得重大胜利。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精准防控策略,迅速组建五级联防联控和“网格化”管理防控体系,建立1办、11组、5专班和1个前线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体系,累计排查来(返)汉人员超8万人次,规范落实集中或居家管控措施7000余人次,累计核酸检测28万人次,改造医院发热门诊2所,增设哨点、诊室22个,经受住一轮轮疫情冲击、打赢一场场抗疫硬仗,全县实现零感染、零病例、零输入。“五朵金花”逆行战疫、载誉而归,1057万元捐款、310吨生活物资星夜驰援湖北亲人。全域压茬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县26万3岁以上人群实现应接尽接,近3万满足条件人员实现加强免疫。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仅用1个月时间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出台应对疫情16条、支持民营经济24条措施,减免社保金5200万元,落实稳岗补助1400万元,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200万元,发放贷款31亿元,延期还款5.8亿元,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四)移民后续发展实现跨越。攻坚打赢安全用电秩序整治硬仗,13181户25122只智能电表全部安装并实现计量收费。富林镇、大树条带2511人土地划分和前域镇350亩耕地问题全部化解。未签“双协议”户实现法定销号,沉积十余年的移民工程审计、移民户资金结算、实施管理费报账破冰推进,争取18.8亿元“瀑电”概算资金全部留存汉源,库区十年难题,两年胜利攻坚。得到省委主要领导“体现了应有的担当作为”的充分肯定。扎实推进库区后续发展,累计投入资金8.47亿元,实施移民综合档案馆、移民增收光伏发电、大树月亮湾葡萄种植园等移民民生项目546个,5个移民集镇和42个安置点成为发展重镇、产业新村。

  过去五年,我们提质增效、融合突破,产业转型结出新硕果

  (一)特色农业质效凸显。百公里百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带亮点纷呈,建成“532”十大特色产业基地79.3万亩,“4 n”产业环线[2]有机串联,甜樱桃、红富士苹果等7大现代农业园区初成规模。汉源花椒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省级五星级园区初评,汉源花椒入选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合作与保护协定目录,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突破49.6亿元,汉源花椒生产民俗入选省级“非遗”。“汉源红”区域公用品牌成功注册发布,全县“三品一标”[3]总数达34个,五丰黎红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省、市龙头企业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34家,家庭农场2500家。扎实推进粮食稳产和生猪保供,建成高标准农田14.4万亩,建成稻蒜轮作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3.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5万亩、产量稳定在9.33万吨;建成规模生猪养殖场22个,生猪存栏量超16万头,累计出栏86.6万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达45亿元。先后获评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全国“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

  (二)绿色载能成势见效。园区规划环评全力争取获批,编制工业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构建“4 1”工业体系[4],“一区两园五集群”[5]加快成势,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66个,完成投资60亿元,四川正祥、比利弗、金炉科技等重大工业项目即将投产。实施大企业大集团领航计划,新引进金成锌业、鼎石汉投等13家优质企业入园发展,有效盘活宝清果业、天锌化工、恒升纳米等闲置资源。规上工业企业达36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3家。园区营业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百亿大关,预计分别达120亿元、140亿元,是2016年的2.7倍和1.8倍,提前两年实现百亿园区奋斗目标,累计贡献工业税收32亿元。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四环锌锗成功入围四川民营企业100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67亿元。完成安乐镇范家沟搬迁安置,园区水、电、路、环保设施日益完善。工业园区获评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省级绿色园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39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