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栖霞区政府工作报告
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王承江
2024年1月9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走在前、做示范”重大定位,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较好完成区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栖霞新实践实现良好开局。
区域经济实力稳步增强。一年来,全区上下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拼经济,千方百计稳增长,努力推动经济整体好转、预期持续改善。经济运行企稳向好。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5亿元、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6.8亿元、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30亿元、增长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8%。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不断扩大消费供给,打造栖霞古镇等101处特色消费场景,引进62家品牌首店,全球首个地中海俱乐部城市度假村、全国体量最大的万象汇商业体开业运营,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35家,预计限上销售额完成1198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8.3%、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lg集团、金鹰集团等持续扩大区内投资,吉宝集团将大健康产业首个项目落子栖霞。建立“保税联动”机制,南京首个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 实体新零售”试点项目正式运营,阿塞拜疆国家品牌馆签约落户,中欧班列全年开行371列、增长19%,增速保持全省第一。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近千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相关政策,开展“鼓干劲、解难题、促发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4.0版,留抵退税约10亿元、租金减免1600万元,新增市场主体2.96万家、总量超18万家。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区内银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292.8亿元。新增上市企业3家,全市第一。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深入实施“产业强区”战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产业质态优化升级。推动石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营收增幅均超15%,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513亿元,获评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第27名。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领域活力涌现,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长11.7%、增速全市第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收增长49.1%,接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6.1%和23.7%。生命科技园、紫东创意园入选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建筑业保持高位增长,预计产值963亿元、增幅7%。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全力推动项目快签约、快建设、快投产,支撑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实施省、市、区重大项目116个,完成投资263亿元,燕子矶老镇、牧镭激光等45个新开工项目全面开工,lg新能源圆柱型电池四期一阶段、华电科技园、泰康之家苏园养老社区等42个项目顺利竣工。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6个、签约投资总额953亿元,杉金光电全球研发中心、省计量检测基地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数实融合加速赋能。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32个、覆盖企业114家,认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4家,建成5g基站550个。高标准建设中国(南京)智谷,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450家,核心产业收入85亿元,产业规模、集聚程度位居全市前列。
科技创新动能加速积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区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科创空间布局,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深耕高校院所和企业创新资源,完善企业需求、高校成果双向推送机制,协助南大计算机软件新技术等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新认定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市级24家,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6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80亿元、增长19.7%。我区被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区,全市唯一。创新主体集聚壮大。在企业培育、服务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2500家、增幅22.9%,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980家,入选市百强高企14家。创新氛围日趋浓厚。进一步贯通科技创新、转化孵化、产业集聚全链条,8家省级以上孵化器被评为优秀(a类)等次,获优率连续三年超50%。新研机构及孵化引进企业预计完成营收94亿元、增长9.8%。启动新时代人才强区三年行动,吸引各级各类人才139名,入选国家、省级人才计划39人,创历史新高。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成全市首个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有效发明专利量超1.4万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9亿元。圆满完成科创江苏试点区各项任务,创成江苏省科普示范区。
城乡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坚持规划引领、精细实施、均衡发展,按序推进5大类132个城建项目,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土空间高效利用。稳步推进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及成果报批,年度空间规模指标落地上图方案获批实施。开展镇村布局(2023版)规划修编工作,引导村庄分类建设。八卦洲街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有序推进。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1宗,累计再开发规模超131.5公顷。交通路网加快建设。龙潭长江大桥、新生圩长江大桥等一批骨干路网建设取得标志性进展,地铁6号线轨道区间全线贯通,宁芜铁路改造、宁扬城际项目开工建设,晓庄互通立交开放通行,燕霞路全线通车,文枢西路西延跨区“断头路”正式打通,“外联内畅”的城市路网加速构建。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加快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围绕地铁站点开展“微基建、微改造”,释放非机动车停放空间2.6万平方米。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增设共享停车场13处、泊位1757个。新辟、优化公交线路9条,建设城镇公厕4座、农村公路29公里,设置农村物流服务点21个,居民生活便利度切实提高。城乡面貌更加精致。新尧新城中心片区、立力煤矿厂区城市更新项目分别入选省级试点和市级示范,熙景福苑等3个小区获评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开展铁路沿线、智谷大道沿线环境整治,完成15条背街小巷品质提升,打造栖霞老街(北段)等3条精品街巷。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陈店村、上坝村分别获评美丽家园省级示范点、省级绿美村庄,创成美丽乡村宜居村19个,人居环境自主管护模式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