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度激发内生动力。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动力持续释放。
营商环境创先争优。率先在全省推出7项改革创新举措,493项“免申即享”事项全省最多,“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压减平均办事时间15%,工程项目“水电气”联办服务打破多头多环多层受理方式,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10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增值税留抵退税7.9亿元,第一次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全区市场主体新增1.4万户、增长10.6%,总量突破11万户。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建立“一集团、两平台、五板块”[ ]总架构,区属国企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融资75亿元,城投公司获评aa 信用等级,aa 区属国企全省最多。以14.25亿元收购盛京银行股权,国资结构更加优化。实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区应急管理执法大队挂牌成立。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下沉事业编、聘用制人员921名赋能基层治理。借鉴上海虹口区经验,实施“6 5 n”[ ]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全员招商奖励政策,聘用经济顾问24名、招商专员32名、招商大使120名。以中韩建交30周年为契机,举办中韩美容健康合作论坛等多场对韩交流活动,与韩国首尔龙山区缔结友好合作关系。新增京沈合作项目13个。
科创体系更加完善。构建“一轴三组团”[ ]科创空间布局,新建5g基站1692座,三好街青年友好型街区有序建设。沈阳促进校友经济发展中心联合45所高校发起专精特新陪跑基金4亿元,东北大学——三好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入驻项目团队10个、院士团队2个,启迪科技园成为国家级众创空间。举办双创活动158场、路演23次。新增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数量均预增长30%以上。技术合同登记额超50亿元、增长78%,创新“三率”[ ]再获突破。
(四)加快提升城区品质。项目化实施城市更新“五大行动”[ ],扎实推进“五工程一管理”[ ],梯次推进核心发展板块建设,区域辐射、带动和示范效用再度增强。
新城开发蹄疾步稳。和平湾核心板块项目专班组建成立,“国际城、健康城、公园城”发展定位正式确立,城市设计、控规方案等主要规划全部编制完成,数字孪生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投入应用,在配套基础设施上总投资12.5亿元的一期ppp[ ]项目有序建设、总投资25.2亿元的二期三期ppp项目策划完成,曹仲66千伏变电站送电投运、供水配套等工程加快推进,和融桥竣工通车实现和平湾与长白岛无缝接驳,中东奥莱商业综合体、华发龙湖天曜等商住项目加快建设,辽宁智谷传感技术产业园实现当年落地、开工、达产。满融1.5平方公里工业备用地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上河一号路等5项电力排迁工程竣工。长白南路供水改造工程竣工通水,长白岛实现雨污分流、东南部供水能力有效改善。
老城更新领跑东北。举办东北城市更新峰会暨智见沈阳产投大会等活动,核心发展板块加快规划建设。太原街板块东北首单20亿元城市更新项目贷款、2.53亿元国家金融性政策贷款落地放款,“131 1”[ ]等工程有序实施,跨项目统筹运作模式作为东北唯一区县案例入选住建部首批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改造老旧小区105个、提升背街小巷53条,更新老旧燃气管网80公里,完成文艺路、中山路一期、中华路一期等5条街路更新工程,清理整治三四环沿线和高速出入口残土2.8万立方米,城乡接合部改造成效明显,“10•21”燃气爆炸事故区域居住环境、功能品质逐步恢复。
城市管理精耕细作。创城国检实地测评成绩优异,档案申报和入户调查零失分,保持全省文明城区标兵称号。新建口袋公园115座,增绿126万平方米,建成良好路段140条、优秀路段14条、美丽街区1个,完成文化路立交桥等4项亮化工程,举办向日葵花等5类特色花展。搭建全市首个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生活垃圾“四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建成468个、覆盖率全市第一。
生态环保全面加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pm2.5浓度保持“一升一降”,域内河流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均达考核标准,土壤环境安全稳定,“无废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大棚房”整治成果持续巩固,清洁取暖和13个卫片补充图斑核查整改工作按时完成。
(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抓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解决热点民生,打造民生品牌,办好民生实事,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1.68万人、创业带头人355人,发放就业、稳岗等各类补贴3.34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0.2亿元,建成“舒心就业”试点社区10个,率先在全省建立劳动争议智慧调解中心,为农民工追回欠薪6158.6万元。启用和平湾中小学2所,新增公办幼儿园4所,134中学等3所中小学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实现清零,中考总平均分连续24年高居全市榜首,高考600分以上人数位居全市前列,获评辽宁省首批老年教育示范区。建成全省首家国家标准化区级妇幼保健中心,在全市疫情应急处置大比武活动中排名第一,医改经验在全市推广,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全部设置发热诊室。建成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个、家庭养老床位530张,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紧急救援智能服务试点社区分别新增11个和19个,形成以23个社区助餐点位、6个“老年餐桌”试点为支撑的15分钟助餐圈。举办“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等文体活动百余场,推动龙抬头文化节品牌首次走进台湾,建成“漂流书屋”100个,全国首家汉字文化传播主题书房——老北市汉字主题书房获评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7座博物馆列入全市“百馆工程”。率先在东北建立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妇女、儿童“两个规划”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