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十四五”粮食安全和物资

  储备发展专项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面临的机遇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章 重点工作任务

  (一)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持粮食供需总量平衡

  (二)推进现代粮库规范化管理,提高科学储粮效益

  (三)完善粮油检验监测体系建设,保障粮油质量安全

  (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

  (五)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六)加强粮食教育基地管理,促进粮食节约减损

  (七)构建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

  第四章 产业发展布局

  (一)加快延伸产业链

  (二)着力提升价值链

  (三)积极打造供应链

  第五章 重点工程建设

  (一)建设漳州市粮食与物资储备应急保障基础设施

  (二)规划建设综合型粮食产业园

  (三)提升漳州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

  (四)完善全市粮食信息化管理平台

  (五)扩建漳州港粮食中转库

  (六)开展现代化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大支持力度

  (二)强化粮食安全责任

  (三)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五)提升物资储备保障水平

  第一章 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漳州市粮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战略,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产业实力稳步提升,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实施“人才兴粮”和“科技兴粮”举措,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粮食市场供应稳定,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坚实的粮食安全保障。鼓励和引导粮油企业引粮入闽、引粮入漳,5年累计引粮总量约1300万吨,确保了漳州市粮食供需平衡、市场稳定;建设现代化粮食储备仓,仓容达45万吨;绿色储粮技术推广应用在全省排在前列。

  1.粮源充足

  “十三五”期间,漳州市认真落实订单粮食直补政策和最低收购价政策,帮助农民增产增收,稳定粮食产量。加强产销协作和产粮区生产基地建设,分别与安阳、新余市签订粮食流通产销协作框架协议,与7个产粮区粮食部门签订产销协议。着力加大“引粮入漳”奖励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引粮入漳”,满足漳州市各方用粮需求,丰富粮油市场,有力保障军需民食。

  2.宏观调控有力有效

  全市现有13家大米应急加工企业和3家面粉应急加工企业,日加工原粮3110吨,其中稻谷1810吨、小麦1300吨;粮食应急供应网点218家,每日可向市场提供粮食2000吨左右,其中大米1500吨、面粉500吨,满足漳州市日粮食消费需求。价格监测点增加到35个,价格监测点涵盖了加工、转化、批发零售和车站码头,基本形成“点面结合、准确监测、快速反应”的粮食市场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实时监测粮食市场价格动态及主要流向、流量。主要数据如下:

  漳州市粮食加工和供应情况

  序号 细项 数量 备注

  1 应急加工企业 16家 13家大米、3家面粉

  2 日加工原粮 3110吨 稻谷1810吨、小麦1300吨

  3 应急供应网点 218家

  4 日粮食供应能力 2000吨 大米1500吨,面粉500吨

  5 价格监测点 35个

  3.仓储设施焕然一新

  按时完成年度全市粮食仓储设施(含非国有粮食企业)和投资年报工作。近年来累计投资6.9亿元,新建和改建现代化高大平房仓粮库12座、仓容达45万吨,实现“一县一库”现代化粮库目标。

  “十二五”及“十三五”时期漳州市粮食仓容建设情况

  “十二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

  新建粮食储备仓容13.91 万吨 新建现代化仓容45万吨

  维修改造仓容14.5万吨 实现“一县一库”现代化粮库

  4.绿色储粮技术推广应用走在全省前列

  大力推广以智能充氮气调、准低温储粮和惰性粉防虫杀虫为主的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截至2020年,全市现代化粮库推广充氮气调仓容数40万吨。

  5.粮食产业发展焕发活力

  一是粮食计量包装等优势产业发展良好。由漳州市企业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包装机系列,畅销全国,占据全国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佳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二是筑链条。在推动粮食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基础上,加快推动饲料、饼干、速食、酿酒等产业发展,基本实现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傲农、大北农、嘉吉、金钱、双胞胎、海新、海大、青岛啤酒、雪津英博等企业均在漳州市设厂生产;傲农生物在沪市主板上市。南靖、龙海等地形成了以饼干、速食为主的食品产业园,创建了奇客饼干、厨师速食、立兴食品等名牌产品。三是帮助和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用活省政府粮食技改专项补助资金,推动大米加工企业进行设施换代升级,形成沿九龙江至漳州港口一线较为集中的粮食加工、批发物流带。

  6.初步实现市、县两级物资储备动态管理

  目前,漳州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两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基本实现了对各级应急物资的动态管理,基本保障对应急物资储备的需要。同时,结合可能发生的灾害和事件的特点,重点加强了专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物资储备。

  (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粮食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缺乏较大影响力的示范园区

  粮油产业聚集性不够,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等资源整合力度不足,影响力较大的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尚未形成,无法形成粮食储备库、粮油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相互依托协同发展链条,缺乏粮食质检中心等服务性功能中心。

  例如,浦口粮食批发市场由于城区的发展,城区规划的调整,区内可利用地块有限,各类企业较为复杂,不能起到产业聚集效应,企业无法做大做强,因此也无法形成影响力较大的粮食产业发展示范作用。

  2.储粮技术的科技信息化运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深化粮食转型发展改革推进,对粮食储存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以创新驱动、高科技引领,守好管住粮仓,成为粮食储备行业发展的方向。因此,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有线和无线通讯等综合技术手段,实现粮食出入库业务、粮食仓储业务和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综合应用作为今后漳州市科技储粮的发展方向。

  3.粮食缺口较大,粮食流通配套设施建设较弱

  根据2019年统计信息,漳州市粮食总产量40.82万吨,年粮食总消费385.4万吨,粮食产销缺口仍然偏大,除了省内调配20.5万吨外,还从省外净调入粮食约324.08万吨。粮食加工企业配套物流输送几乎依赖社会车辆,缺乏统筹调配,企业风险程度高。企业粮食销售电商平台建设有待加强,企业自主创建电商销售渠道物流成本较高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4.应急信息共享机制亟待进一步健全

  漳州市是粮食消费缺口偏大地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关系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2013年,漳州市初步建立了应急体系。2015年和2016年分别出台了《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粮食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粮食应急体系建设的意见》。2019年出台《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粮食安全保障的实施意见》。应急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完善,在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应急资源共享、各部门信息对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有待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处置。

  5.粮食仓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粮食仓储管理水平较为传统粗放、智能化水平不高、科技型人才较少,能够做到“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储备库较少。为提高储备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急需向集约、高效、智能、绿色转变。岱山国家粮食储备库运用目前国内已成熟的以充氮气调为主的绿色储粮技术和智能化平台建设,大大提高粮食仓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十四五”期间,漳州市以岱山国家粮食储备库(草坂)为标杆,加快各县区现代化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

  6.物资储备种类不全,储量偏少,财力投入不足,缺乏统一调度

  “十三五”时期,漳州市物资储备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应急需要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物资储备综合调度平台尚未建成,社会动员能力不足,普查机制还不健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储备物资统一调度平台尚未建立,如应急、交通运输、医疗等各部门的物资统一调配机制尚未建立;不能很好地对物资储备进行有效调控;二是没有专用的物资储备库,市县一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大多数存放在粮食储备库中;三是部分县区和单位对物资储备工作还不够重视,地方财力投入不足,存在过度依赖上级支持现象,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三)面临的机遇

  “十四五”期间,漳州市粮食行业发展在粮食产业布局、科技储粮应用、应急机制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人才队伍优化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存在难得的发展机遇,漳州市必须深刻认识新常态,促改革、谋创新、求突破,抢抓机遇,稳中求进,实现全面发展。“十四五”主要面临的发展机遇有:

  1.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粮食协作发展的框架为粮食和物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2018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的决策部署,将协作区建设上升为全省重大战略,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奋进新时代,建设新福建”做出的全局性的战略安排。粮食安全保障事关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在惠民生保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闽西南五市在粮食生产、粮食加工、仓储物流、粮食贸易等方面各具优势,互补性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推动实现区域粮食流通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很大的协作空间和扎实的合作基础。漳州市粮食和物资行业应当准确定位,乘势而上,主动接轨,加快转型发展,全面提升粮食仓储、流通和物资储备的现代化水平。

  2.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两决定一意见”为粮储部门担当作为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关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决定》《关于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加强安全稳定廉政工作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的“两决定一意见”对今后粮储行业转型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主题鲜明、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对漳州市粮储行业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漳州市应着力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供了新的方向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举措。财政部、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提出了创新“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法,漳州市粮油企业可围绕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形成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为粮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径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总结国家“粮安工程”“放心粮油工程”“主食产业化工程”“互联网 智慧粮食”及各地探索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即聚焦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一个目标”,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两大战略”,突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建设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市县、特色园区、骨干企业“四大载体”,实施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漳州市可以借鉴各地好做法,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等形成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粮食和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优质粮源基地,带动种粮农民增收。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着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的指示精神,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着力推动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政府引导,扩大社会参与,完善体制机制,储足储好各类应急救灾物资,不断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当好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先锋、新增长极和重要引擎提供坚强保障。

  (二)发展原则

  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改革求突破、创新谋发展,着力解决当前种粮效益不高、收储矛盾突出、产业发展滞后、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采取政府直接储备、民间储备、商业网点储备和企业储备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物资储备成本,提高物资储备效能。

  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着眼于“产购储加销”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生产和流通、产品和需求、数量和质量相协调。坚持立足以救灾类生活物资储备为主,区分轻重缓急,有序推进政府部门的应急救援物资和民间网点的生产生活性物资协调储备。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仓型等推广应用,发展绿色生产、绿色储粮、绿色供给、绿色加工。

  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

  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引导和服务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粮油品种,提供安全健康的粮油产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探索建立物资储备统筹调度和多向联动机制,尽快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调得足、用得上、用得好。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漳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构建与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相适应的现代粮食发展新格局,粮食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应急保供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产业经济提质增效,粮食仓储物流科学高效,粮食质量安全和行业创新、治理能力持续提高,建成比较完善的物资储备体系,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粮食安全保障。

  1.粮食产业布局和产业经济活力发展目标

  引导粮食生产加工贸易、仓储物流等企业合理布局产业,通过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培育区域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粮食企业集群,推动协作区粮食产业融合互补、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整合现有粮食生产、加工、物流、仓储、销售以及科技等资源,建设市粮食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引粮入漳重要物流节点(港口),完善粮食物流园区设施设备,提升粮食接卸中转能力。鼓励企业开发粮食精深加工产品,探索多途径实现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

  2.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发展目标

  以《漳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现代粮库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对全市45万吨现代化仓容粮库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全市“一县一库”现代粮库达到规范化管理目标。综合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有线和无线通讯等综合技术手段,实现粮食出入库业务、粮食仓储业务和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综合应用,并通过多个系统之间的一体化有机集成,实现粮库管理业务的自动化和仓储作业智能化,实现与省、市级平台以及省级储备管理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

  3.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目标

  (1)完善粮食应急加工网络。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掌握、联系一批靠近粮源和重点销售地区且交通便利、设施较好、具备加工能力的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作为应急粮食加工指定企业。(2)健全粮食应急储运网络。科学规划粮食的运输路线、临时存放点、运输工具,确保在应急状态下粮食运输工作能够顺利进行。(3)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认定一些信誉较好的军供网点以及连锁超市、商场及其他粮食零售企业,委托其承担应急粮食供应任务,确保在每一个乡镇、街道(社区)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点。(4)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通过政务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应急交流平台,实现各应急部门之间应急资源信息交换与共享。

  4.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

  实施“人才兴粮”工程,促进漳州市粮食行业人才总量稳步增长、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能力大幅提升、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高、人才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人才环境不断优化。有计划地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推进市直属库的人才引入。粮食行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技师、高级技师占比逐年提高。

  5.物资储备发展目标

  完善“以市物资储备库为骨干、县(区)物资储备库为基础、灾害多发乡镇和边远村落建立的救灾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升全市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后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建成比较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各县(区)均建有专用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配备合理、储备适量、管理有序、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为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97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