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一县一策、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支持市中区加快打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经济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支持东兴区发展中医药大健康、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新材料制造业三大百亿主导产业。支持隆昌市发展装备制造、玻瓶陶瓷、食品饮料三大百亿主导产业,打造成渝发展主轴高端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支持资中县打造血橙、鲶鱼等百亿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加快建设临空产业承载区。支持威远县发展页岩气精细化工、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中国西部页岩气精细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加快打造西部光电显示及智能终端产业集中区、百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开展中心镇培育,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

  (五)深化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潜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系统性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和服务标准化力度,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突出抓好商事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包容审慎”监管、“互联网 ”监管和信用监管。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尊商重商社会环境。

  推进关键领域改革。积极争取国省重大改革试点,深入实施重大任务“揭榜挂帅”行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引导国有企业突出主业、整合资源、科学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特色金融改革创新,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能。抓好自贸试验放权赋能,做好“负面清单 差异化”赋权承接工作,探索更多制度创新成果。统筹推进社会民生、生态文明、司法行政等领域改革。推进隆昌市县域集成改革试点。

  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全面融入成渝科技创新走廊,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和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分行业分领域健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后备库。支持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筹建页岩气产业经济技术研究院,建成页岩气产业检验检测中心,提升国家(级)园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持续完善“数字内江”体系,推进内江市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管理运营中心市、县(市、区)一体化分平台及智慧应用建设,全力打造内江“城市大脑”。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大力培养创新型本土人才,引进一批优秀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

  (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颗粒物污染防治、臭氧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治理和噪声污染治理攻坚,抓好烟花爆竹全域全时段禁燃禁放,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抓好全国第二批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深入实施国、省控考核断面重点流域水质巩固攻坚行动。推动重点河流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项目建设,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应急保护能力。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有序开展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和成因分析。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无废城市”。扎实推进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化毗邻地区环境共建共保,落实环境信用评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等制度,不断提升治污水平。

  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生态修复。严格落实林长制,做好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推进全域绿化和国家储备林建设,开展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油茶、竹基地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甜城湖保护管理,持续开展沱江流域十年禁渔,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快建设沱江流域(内江)生态廊道。编制美丽内江建设战略规划,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美丽河湖建设。

  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制定钢铁、焦炭等重点行业达峰行动方案,加强产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开展清洁能源替换,推进氢能源公交车和重载车型试点。持续推广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筹建川渝绿色低碳研究中心。

  (七)以共同富裕为导向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就业优先。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平台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升业务协同办理能力。加大援企稳岗和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培育劳务品牌,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推进健康内江建设。严格落实国、省疫情防控政策,加大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帮扶救助,持续推进新冠疫苗适宜人群接种查漏补缺,做好防疫药品供应保障,提供分类分级救治服务,避免医疗资源挤兑。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医疗技术区域合作,构建高效协同的分级诊疗体系。将“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范围扩大到职工医保,推动药品器械集采结果落地落实。实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创建计划,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开展国、省医学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卫生健康强市和中医药强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卫生城镇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做好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筹办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8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