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壮大林竹、高山果蔬、道地中药材产业,培育提升“峨字号”特色品牌。建强产业基地。提质新林、杨河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实施中环线、南环线林下产业提升项目;新培育林竹产业基地1个,种植林竹8000亩,油茶2000亩。建设全省森林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农田“非粮化”;抓好生猪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实施粮食单产提升,稳定粮食播面19.1万亩以上,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粮油稳面增产。培育特色品牌。持续推进“‘峨岭云边’公用品牌 企业特色品牌 农产品品牌”体系构建,新申报绿色农产品3个、有机农产品2个;稳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区创建,争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

  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壮大文创旅游、现代物流、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探索“互联网 ”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培育新型消费。启动“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创建,完成乾池悬崖酒店、阳光国际酒店建设;提振新能源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大力发展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消费增长点,全年发放消费券100万元以上。繁荣文化市场。积极参加第十一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全省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深度挖掘小凉山民俗文化,开发以“黑竹沟”“甘嫫阿妞”“彝族刺绣”等为主要元素的系列文创产品,推动传统文化市场转化。壮大旅游产业。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打造“亦路亦景”的全域慢游网;加快实施先锋2a级景区提升项目,带动萌萌猪乐园、龚嘴驿站、铜河村连片发展,推动大渡河绿廊百里骑游道向滨水休闲旅游“蓝道”发展;串珠农旅融合彝家新寨,精美打造特色村落,服务“大峨眉”旅游圈,共建“小凉山”旅游圈。推动黑竹沟镇争创“天府旅游名镇”,新林镇茗新村创建2a级景区。

  三、着力建强“1 6 1”基础设施(23),构筑全面振兴新支撑

  全面改善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多网合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乡面貌,奠定乡村振兴多元融合的坚实基础。

  构建交通物流“一张网”。系统推进县域交通“两轴三环”(24)路网体系建设,建设“五纵四横两环”(25)城区骨干路网,完成年度投资4亿元以上。完成佳支依达客运枢纽站、柑子口隧道、椅子垭口隧道、城区二横、城区四横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马嘶溪大桥、白沙河大桥等项目,开展g245峨眉大为至峨边沙坪改线新建工程、万漩大桥、城区内环线、旅游外环线等项目前期,启动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工作。发展县域内公水、铁水综合运输,支撑“公转铁”“散改集”。聚焦“物畅其流”,实施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建成亥子坪休息区、勒乌服务区,建成投用黑竹沟旅游车站,以铁路物流港为核心,打造集大宗物流、应急物流、仓储装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小凉山公铁联运区域交通物流枢纽,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争创“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构建城乡供水“一张网”。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划分三大供水片区,新建规模化水厂,提升中心场镇、聚居区的供水保障能力。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和融资贷款,开工建设城区二水厂二期,启动宜坪乡水源工程水利项目,加快推进三水厂、四水厂、万坪水库、杨河水库等前期工作,积极创建乡村水务试点乡镇、试点村。提高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健全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推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营收、表务、调度管理统一收集、统一管理、统一运营。

  构建城乡防汛排水“一张网”。统筹制定城区、乡镇雨污分流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县域排水信息监测管理系统,强化防汛排水系统常态化管理,破解城乡雨污分流中“管网难排查、雨污难分流、治理难实施、水质难保障”的难题。实施“水利补短板”行动,开工建设白沙河流域防洪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足漕溪、翁家沟等山洪沟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同步开展河道整治、生态修复。

  构建城乡供电“一张网”。巩固提升农村电网,加快沙坪镇、新林镇、大堡镇、黑竹沟镇、五渡镇和杨河乡电网建设,新(改)建10kv线路18.67km,配电变压器33台,低压线路36.78km,户表改造8689户。培育绿色能源产业,促进光伏、风电、氢能等绿色能源和新型储能发展,探索推进分布式储能、抽水蓄能等接续产业,推进“源网荷储”(26)一体化发展。夯实水电主体支撑地位,科学整合小水电资源,争创一批“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

  构建城乡供气“一张网”。规划新建五平路与s309交口处撬装调压站1座、省道s309五渡—毛坪段lng加气站1座、新林镇lng加气站1座和沙坪镇、黑竹沟镇cng加气站各1座,实施47个聚居点沼气池建设,增设8个乡镇pe燃气运输管道。完成古今寺片区燃气管道敷设,提升老城区燃气管网覆盖率,推动“瓶改管”工作落地落实,燃气使用率提升12%,加快构建“微管网集中连片供气”的城乡供气一体化格局。

  构建城乡垃圾“一张网”。围绕“路边、河边、村边、屋边”四个薄弱环节,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善村镇环卫收转运体系,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成沙坪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扩建,新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大件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和建筑垃圾处理厂。建设环卫智慧管控平台,加快编制城乡环卫一体化经营项目实施方案,推动城乡环卫清扫保洁项目化运作。

  构建城乡排污“一张网”。充分发挥已建20座城乡污水处理设施作用,围绕全县1736个聚集点进行分类施策,完成不低于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8%以上。扩容提升五渡镇、毛坪镇、黑竹沟镇、红旗镇污水处理站,优化改造城乡污水管网,建立健全污水治理长效机制,统一排污设施运维管理,分类处理畜禽粪污、工业、农残、厨余等污水,新建餐厨污水三级分离处理设施1座。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02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