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促消费。坚持“消费”与“业态”双向发力,加快推动服务业能级提升,让消费热起来、产业活起来、规模扩起来。推进城市文化消费升级,打造“华容城市礼物”ip。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全面提升城市“烟火气”。加强集镇综合商超建设,提升乡镇商贸服务能力。持续开展消费扶贫。加强“六闲”资源综合利用,打造解忧花园高端民宿。深化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花卉观赏、果蔬采摘、户外拓展等休闲农业,打造精品研学线路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聚焦城市集中抓协调,在城乡融合中提升城市能级
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大力实施强县工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谋划新建首义公园和城市广场,拓展新型商业和文化空间。启动档案馆建设。深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小游园等项目,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扎实推进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一标三实”信息化应用,为进一步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提供坚实支撑。努力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开发合院、第四代建筑等低密度、高品质住宅产品,满足武汉等周边地区改善型住房需求。
构建综合交通格局。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华蒲路升级改造,完善全域路网框架,畅通集镇“微循环”。借力湖北港口、湖北交投两大平台,强化港口型物流枢纽设施基础性支撑,完善港区集疏运体系,加快实现港口与城市、港区与园区有机衔接、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三江港货运铁路专用线建设,扩大铁路网覆盖和服务范围。高效运营三江港一类口岸,与武汉阳逻港实现无缝衔接。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持续巩固国家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以“绣花”功夫抓好环境卫生整治。推进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启动大件垃圾处理厂、渗透液处理站建设。深入开展“铁拳拆违”行动,向新增违建“亮剑”,向积存违建“开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持续开展“八五”普法。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牢牢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底线。落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面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加强国防动员,高质量做好征兵工作。
(四)聚焦产业集中抓裂变,在集聚成势中壮大综合实力
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按照“立足供应链、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发展思路,推进全域产业共兴和区域产业共融。加快现代物流园、粮食仓储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集装箱、散货件、矿石、大宗商品等港区建设。支持铁鑫通建设铁矿加工、仓储、配送、贸易“一体化”供应基地,打造冶金供应链平台。支持三和管桩、华美物流、融泰医药、彤诺电子等企业拓宽供应链,跟踪引入中储钢超等港口综合产业运营项目,促进整机、粮油、建材、药品等领域产业链供需集聚,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努力构建高效服务产业发展的现代供应链体系。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推动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扩区拓新,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服装纺织加工、枢纽总部经济等产业园区建设。系统布局大数据和云计算、新型显示、光通信等新兴产业,支持彤诺电子、富晶电子等企业发展壮大,全力打造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挥枫树线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建设,推动纺织制线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扎实推进“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积极推动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启动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建材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坚持“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并举,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不断提升产业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加快推动红莲湖卫星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强北斗应用系统平台建设,拓展北斗导航等应用场景,引进发展5g nr广播,推广北斗毫米级高精度定位、低能耗定位、车路协同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充分发挥紧邻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位优势,深度融合武汉高端装备、激光设备、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形成上下游配套发展。
(五)聚焦流域安全抓治理,在综合施策中筑牢发展底盘
严守水安全底线。全面落实华容区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工程。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实施杨家巷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持续推进梧桐湖至红莲湖水系连通工程,协同推进大梁子湖流域水系连通和联保共治,清障疏浚余湖港等重点河道,提升河港行洪排涝能力。
严守水环境安全底线。大力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大梁子湖流域环境同治、河湖共管。深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治理经验。认真落实河湖长制,进一步规范湖泊经营管理。依法保护长江泥矶段饮用水源地。
严守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耕地流出整改。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500亩,持续提升农业机械化、标准化水平。推广“两委托一兜底”撂荒地整治模式,鼓励粮食种植向专业合作社和大户集中。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粮食生产奖补力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6.04万亩以上。
严守生态安全底线。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要求,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严守生态保护面积,稳步提升生态服务保障能力。坚决扛实长江大保护责任,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捕”。扎实推进入河入湖排污口溯源整治,巩固江湖共济的生态保护框架。谋划五四湖、豹澥湖、石头塘等水生态治理项目。严格落实林长制,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散乱污”企业清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