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稳定经济运行。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密切关注重点指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支持有订单、有市场的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推动经济加快恢复、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充分利用统计、税务、市场监督等平台,加大“四上”企业培育、项目投资入库力度,做到应统尽统、及时纳统,新增“四上”企业50家以上、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时兑现应急纾困、留抵退税、减免奖补等惠企措施,为企业发展减压降本、增添信心。
二是壮大民营经济。深化“万人助企”活动,常态化联系帮扶民营企业,开展“政策落实攻坚、企业成长助力、数字赋能提升、项目投资突破、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科技创新引领、四项对接深化、要素保障稳基”八项行动,助力民营经济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支持“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分层次筛选重点培育对象,加强政策扶持,精准指导帮扶,确保市场主体规模突破4.6万户。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力争新增贷款15亿元以上。
三是全面提振消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聚焦“2023消费提振年”,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节会经济、假日经济,围绕文旅、商贸等重点领域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做好商品房契税补贴发放,加速释放消费潜力。丰富消费场景,巩固提升餐饮住宿、零售百货等传统消费,培育壮大养老医疗、托幼托育等服务消费,创新发展社交电商、网络直播等新型消费,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优化消费服务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让群众愿意消费、放心消费。健全县域商业体系,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争创省级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
(二)全力扩投资,强化项目招引。坚持“项目为王”,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以项目投资筑牢经济“压舱石”。
一是抢抓机遇谋划项目。坚持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深度谋划一批交通、环保、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和信息、科技、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动态更新“十四五”项目储备库,项目数量保持在200个以上、总投资700亿元以上。做实做细项目研究论证,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对外可招商、对上可争取、对内可实施。
二是优化服务推进项目。坚持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统筹推进汇源集团百万吨陈化店矿泉水、花木大世界等132个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项目全链条、全要素、全流程服务,精准配置土地、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以更多实物工作量拉动有效投资,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60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确保履约率、开工率、竣工率保持省市领先。
三是精准招商引进项目。紧盯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各镇、各部门瞄准亿元以上产业项目精准招商,对接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经贸活动,在500强企业、头部企业引进上实现新突破。深化央企国企合作,加强与国电投、中林集团、国药集团等企业的常态化对接,找准合作契合点、扩大利益共赢面。实施产业链招商、股权投资招商、以商招商,支持纺织卫生材料、现代家居板材等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引进一批强链扩链型、集群配套型、龙头基地型企业项目,确保全年签约引进亿元项目30个以上,招商引资总额突破200亿元。
(三)全力抓产业,壮大实体经济。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高质量构建“421”产业体系。
一是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围绕园林建筑产业,建设市政绿化资质“一条街”,大力实施3年“双培”计划,培养建造师500人以上,培育建筑市政工程资质企业100家以上,形成“十万花农出中原”之势;稳定花木发展,调优花木结构,发展特色花木,打造精品园,不断提升花木亩均效益;精心筹办花博会、二梅文化节等会展活动,让花木搭台、企业唱戏,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围绕现代家居板材产业,依托“一区两园”载体,持续引进南林大技术、人才、资源,带动板材企业扩规模、提档次、创品牌,力争年产值突破1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100家,打造华中地区最大家居板材加工基地。围绕纺织和卫生材料产业,重点培育振德、凯豫、银基等行业龙头,加快上下游、左右链及配套项目建设,支持振德集团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围绕装备制造产业,整合散热器、小家电、金属材料等行业资源,精准延链补链,壮大产业集群,做精主业、做出特色,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
二是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做强康养产业,加快鹤鸣湖片区、陈化店康养小镇整体开发,强化与中国康养集团、中青旅、省水投集团等实力企业合作,推进省事管局鹤鸣湖康养中心、鄢国花语国际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康养高峰论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中原一流”的国家级健康养老示范区。做优文旅产业,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开展“民宿走县进村”行动,新增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1个、旅游特色村3个、a级康养旅游特色村3个;持续丰富旅游业态,精心举办季节性文旅活动,创新宣传营销模式,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还想来,全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以上。做大影视产业,制定影视文化产业扶持政策,整合鄢陵籍灯光师群体资源,鼓励知名灯光师、工作室在鄢创办协会、注册企业、投资项目,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灯光影视文化基地,构建影视创作、拍摄、灯光、场景、后期制作等“全产业链”,加快壮大影视产业规模,实现鄢陵影视产业新的突破。培育水文化产业,依托国家地标保护水资源优势,深化与北京汇源集团合作对接,不断提升陈化店矿泉水产品附加值,延伸特产“老红汤”“杜仲茶”高端茶饮料等产业链条,打造百万吨水文化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