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在广州市番禺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区长 叶珊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番禺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开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州,深入番禺企业车间一线,就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实体经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智造创新城”定位,较好完成了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6.95亿元,增长4.6%,总量全市第四。规上工业总产值2937.4亿元,增长12%;规上工业增加值623.55亿元,增长11.7%;限上商业额3016.97亿元,增长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7.91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811.69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投资128.92亿元,增长3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4亿元,增长13.56%。城镇新增就业3.28万人,广州南站到发旅客峰值、工商业用电量超过历史最高峰值。

  (二)重点功能片区扩面提质。南大干线经济带加速成型。番禺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扩区,区域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长隆万博商务区获评全市首个“广州软件名园”称号,华润万象、新世界k11等重点商业项目成功落地,新增甲级写字楼数量、总面积全市第一;广州南站tod、中铁建华南区域总部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建设提速增效,国家未来产业科技园落地运营。亚运大道经济带三大组团建设全面提速,智造创新园累计完成土地整备3816亩,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实现100%企业进驻。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稳步推进。

  (三)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工业实现较快增长。荣获“全省工业稳增长评估优秀区”称号。全年实现汽车产量82.26万台、增长55%,完成汽车工业产值1315.37亿元、增长33.3%,超进度完成汽车产业“三年翻番”计划第二年目标。因湃电池、锐湃电驱、中航光电(一期)、青蓝半导体等项目建成投产,广汽埃安入选全球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持续推动服装、珠宝、装备制造等13条重点产业链集聚发展,灯光音响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服务业全面复苏。全区文体娱乐业增长约1.7倍,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92.1%、121.5%,全年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9.8%、11%。创新动能持续提升。r&d占比3.4%,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上市企业4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737家,总量均居全市前三。广汽埃安、希音、小鹏汇天、探迹科技入选全球独角兽企业榜单,入选数量占全市18.2%,企业估值占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积极支持企业研发创新,2686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107亿元,同比增长21%。全面实施“番禺人才生态30条”,累计安排人才补贴超7亿元,扶持7955个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质量强区建设再上新台阶,连续六年获评全市质量工作考核第一名,新增4家单位获省政府质量奖、5家企业获市长质量奖。

  (四)产业空间拓展成效显著。高质量完成《番禺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土地整备高效推进。全年完成土地整备3400亩,供应产业用地28宗1522亩,超额、超预期完成全年土地整备和供应目标。成功争取市对广汽埃安广州三工厂项目110公顷建设用地规模支持。存量工业用地提容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批复项目22个,总面积1316亩,预计新增投资59.65亿元、产业空间210万平方米。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加快推进。新增沙头街汀根村237亩纳入改造试点,全区试点面积达1658亩。有力开展用地领域问题整治。完成违法用地图斑整改1241.89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765亩。

  (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力落实《番禺区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行动方案》,番禺建设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纳入中央大湾区建设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广佛全域同城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区加快建设。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行政审批告知承诺闭环管理”获评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及其应用试点”获评省级优秀试点项目。企业建设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产业项目从交地到工程竣工的建设时间平均压减约100天。新注册外资项目484个、增长44.05%,合同利用外资额45.97亿元。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新获发明专利授权4064件、增长39.5%。成功注册首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湾墨兰”,累计获评中国驰名商标22件、集体商标11件,排名全市第一。市场活力不断迸发。全区实有市场主体40.24万户、增长12.07%,新登记市场主体7.22万户、增长41.16%,企业迁移户数顺差全市第一。招商引资重点发力,全年签约项目、注册项目、落地项目达近年新高。

  (六)城乡功能品质不断提升。枢纽功能持续强化。历经数届班子谋划部署、市区部门共同努力、全区上下尤其是北部六镇街攻坚克难,终于实现南大干线全线通车。地铁7号线二期开通运营。新(改)建非机动车道48公里,海珠湾隧道征拆顺利完成,广明高速公路辅道完成扩建,广汽中路延长线、金荷一路延长线相继开通。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工程、广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一期等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完成23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全区拥堵指数降至1.29,降幅5.84%。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4条次,优化迁改公交站点16个。“百千万工程”迈开步伐。“一镇一业”建设、“1 5”典型镇村培育工作有力推进,新增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家。莲花山中心渔港获评“全国文明渔港”称号。沙湾“古韵叠境”新乡村示范带基本建成,169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石楼镇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15条村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省第一。扎实做好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支援、合作等工作,拨付帮扶资金1.5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46个。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全年恢复耕地约3000亩,石楼镇海心村、沙南村现有耕地提质改造项目获评省垦造水田典型案例。全年治理违法建设222.18万平方米。城市更新有序实施。里仁洞村、罗边村、南浦村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市桥街西城社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顺利完工,钟村街怡乐园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式动工。

  (七)社会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开办公办中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8所,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10所,新增公办学位约1.6万个。扎实推进“双减”工作,为17万学生提供校内课后服务。卫健水平持续提升。新增国家级胸痛中心2家、总数达11家,位居全市第一。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超80%,职业健康监管工作连续三年全市第一。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区中医院入选广州市“西学中”培训基地。民生保障精准有效。发放就业补助资金2.29亿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166场次、培训超1.7万人次。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012张,实现颐康服务站村居全覆盖。退役军人服务、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特殊群体救助福利发放工作稳步落实,养老金、医保、低保、最低工资等民生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失业、工伤等阶段性降费累计减负3.4亿元,发放各项社保待遇47.42亿元、各类救助资金3930.74万元、残疾人补贴3275.23万元。住房保障更加完善。新增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98万套,落实人才公寓804套,筹建公租房1022套,完成旧楼加装电梯161台。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区图书馆新馆全年入馆163万人次,居全市区级图书馆前列。举办大型文化惠民活动224场次,受惠群众超84.7万人。余荫山房、西坊大院分别成功创建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顺利承办“市长杯”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番禺区村级男子篮球赛”获评省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八)绿美番禺生态建设成效初显。科学精准扩绿增绿。全面落实林长制,新增城市绿地1003亩、口袋公园5个,新种树木9.3万株,新建、提升绿道30公里,石楼镇获评全市首个“省森林城镇”称号。强力推进治水攻坚。全年完成投资38.05亿元,203宗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新建公共管网166公里、村居管网699公里,完成合流渠箱分流改造50条、排水单元达标299个,治理内涝风险点37个,建设海绵城市14.68平方公里。完成1338公里管网清疏、1151个河涌水质问题整改。桥南、中部、创新城、广州南站4座净水厂项目开工建设,全区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101.2万吨/天。三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城乡环境更加宜居。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扬尘和移动源污染防控取得新成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5%。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全年建成市垃圾分类样板村14条、星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56个、“两网融合”点70个。

  (九)城市安全韧性不断增强。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风险。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五连增”,储备粮规模达11万吨,创历史新高。食品安全考核连续九年获评全市优秀,药品安全考核连续三年获评a级。持续强化能源安全保障,有效防范经济金融风险。社会环境平安有序。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施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涉赌博游戏机打击整治等专项行动,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10.9%、7.8%。开展海防联防综合演练,全区涉走私警情下降91.4%。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自建房和城中村出租屋安全隐患专项排查,完成安全生产领域255个重大事故隐患整治、2036栋自建房隐患整治、8.69万宗城中村出租屋隐患整改。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查处交通违法行为74.54万宗。改造提升村(社区)微型消防站51个,成功创建2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基层治理效能稳步提升。深化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16个镇街和100个城中村综治中心完成规范化达标改造。持续擦亮“五社联动”品牌,推动社会矛盾源头化解。全年办理12345热线工单36.03万宗。

  (十)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推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取得实效。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210件、政协委员提案172件,区政府获评广州市政协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区领导出庭应诉案件获评全国百优庭审案例,区大调解中心、“禺城解纷队”揭牌成立。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四风”树新风,一体推进“三不腐”。坚持常态化过紧日子,不断加强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和财会监督。政府作风持续改进。

  此外,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双拥、保密、档案、贸促、供销、民族宗教、对台、侨务、气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番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地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和支持番禺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致以诚挚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一是经济结构转型任重道远,创新引领新旧动能转换尚未完成。房地产依存度过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大学城创新策源地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仍然困难,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仍未有效解决。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治水攻坚成果不够稳固,城市内涝、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老化、停车难、违法建设等问题制约了高质量发展。三是公共服务还有欠缺。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民生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诉求还有差距。四是一些领域的矛盾风险上升。涉住宅小区和物业管理矛盾纠纷多发,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城中村改造和治理、用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面临较大压力,留用地闲置等问题制约了农业农村发展。五是履职能力有待提升,作风建设仍需加强。个别干部缺乏担当精神,能力本领不强,敢为人先的锐气减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在某些领域仍比较突出。六是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分工体系面临重构,对进出口和产业链供应链造成较大影响。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有主观也有客观,既有外部也有内部,既有长期也有短期。我们要辩证看待问题与不足,追根溯源、精准识别、对症施策,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短板也是发展的潜力板,进一步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细化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和区委“十二个方面走在前列、争当示范”重点任务,对标“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锚定“智造创新城”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努力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中展现番禺担当、作出番禺贡献!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稳步下降。

  做好今年工作,要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不断解放思想、提升能力、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以“万亩千亿”攻坚行动为抓手,“智造 智核”双轮驱动,为建设“智造创新城”再造新优势、催生新动能、开创新局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推进湾区建设,加快形成狮子洋增长极

  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对接《南沙方案》,围绕“两带一轴”加快南大干线经济带、亚运大道经济带、广州活力创新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轴)番禺段等重点功能片区建设,进一步拓展高质量融合发展空间,努力成为广州狮子洋增长极的主力军。

  1.推动南大干线经济带建设提质增效。加快长隆万博和广州南站商务区东西对进、融合发展。市区联动推动谢村组团优化提升;加快长隆二期、三期规划建设;谋划打造汉溪大道特色商业街区;围绕新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做好商圈培育和招商工作;强化交通要素支撑,开展周边交通路网优化;服务和保障华润万象、新世界k11、中铁建华南区域总部、里仁洞村城中村改造、广州环球贸易广场、广州足球公园、南站地下空间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全面迈开世界级“欢乐舞台”建设新步伐。促进大学城—创新城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大学城片区)创新创业集聚发展;聚焦南北岸互联互通,加快路网建设;充分发挥大学城“智核”功能,高水平谋划东西庄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加快番禺经开区提质升级。积极推进国家级经开区申报工作;加快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土地整备和项目招商力度;全力服务和保障因湃电池二期、锐湃电驱二期等项目顺利建设;持续提升园区内交通、管廊、水电、商业等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市区合力高标准启动莲花湾展贸城片区规划建设。

  2.推动亚运大道经济带建设全面提速。聚焦重点抓好市桥大龙组团、番禺智造创新园组团、亚运城组团建设。启动番禺广场地下空间和地面广场优化提升,加快旧水坑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推动石岗东村工业区、清河市场片区规划调整和功能升级;加大智造创新园招商出让和低涌地块土地整备力度,加强市政路网和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支撑;衔接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拓展产业发展承载空间。

  3.高起点开展广州活力创新轴番禺段谋划。主动对接广州“三脉”“三轴”“三核”“四极”战略谋划,开展广州活力创新轴番禺段研究,努力在广州“两洋南拓”“两江东进”的新征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二)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决落实“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部署,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发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全面完成汽车产业“三年翻番”计划。继续推动汽车产业产量和产值稳步增长,争取广汽埃安广州三工厂尽快落地建设。继续引进一大批核心零部件项目,持续提升近地化配套水平。服务和保障广汽荻原二期、中航光电二期、鞍钢二期、依工(中国)、纳诺电池、沃美诺、硕贝德、苏州智华、广东富强等一批新项目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为番禺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以13条重点产业链为依托,推动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进一步培育壮大高端装备、通用设备、灯光音响、快时尚等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文商旅体、检验检测、创意设计、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支持互联网软信和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和产出效能。依托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通过品牌化、数字化、平台化提升和集聚发展,培育第二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成长。充分发挥广州大学城“智核”功能,加快培育“创新策源—孵化转化—产业应用”创新生态。深刻认识和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方向,精选细分赛道,着力培育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新能源、低空经济、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吸引和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支持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成为头部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上市企业。年内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80家以上,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700家以上。进一步提升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水平。

  4.着力培育海洋产业。做优做强海工装备、临港工业、水产种业等临海产业。精细化利用海洋发展空间,做好重点项目自然资源要素用海保障。联动周边保护海洋,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强化红树林等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营造优美滨海河口海岸景观。

  (三)强化高水平规划引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1.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动对接广州新中轴南延段和广州活力创新轴规划,高标准推进番禺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总体城市设计和生态廊道优化提升规划编制,高品质推动番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建设,高起点谋划组织东西庄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高质量完成番禺智造创新园、清河市场片区、大象岗森林公园等重点项目规划设计。

  2.大力推进土地收储与出让工作。进一步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全年完成不少于4000亩土地收储。以挂牌成交为标准,全年完成不少于2000亩土地出让。全力保障和拓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发展空间。

  3.持续推进存量工业用地提容增效。进一步发动企业主体参与,加快和优化审批流程,全年新增完成不少于1000亩存量工业用地提容项目。推动已批复提容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加强建筑形态和产业业态监管,做好服务保障和招商引资工作。

  4.加快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推动旧水坑村、桥山村、汀根村3个试点项目加快实施进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试点范围,为制造业提供更多高品质发展空间。

  5.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实施“万亩耕地开垦计划”,以国土变更调查为基准,每年新增和复垦不少于2000亩耕地。全面推行田长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土地执法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耕地“零弃耕”和“撂荒耕地”整治,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和“农占耕”整治试点工作。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取得实质性进展。

  6.加大力度解决用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按时按质完成违法用地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推动批而未供项目快启动、快推进、快见效。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1.全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提升产业投资和交通市政、生态水务、社会民生领域投资比例,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狠抓重点产业招商,积极开展链主招商、以商引商。持续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以长隆万博、广州南站、祈福缤纷世界、市桥北片、番禺广场等地标商圈和特色商圈为依托,以广州国际美食节、国际珠宝首饰流行趋势发布会等重要节点活动为契机,促进消费复苏和增长。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继续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助力珠宝首饰、纺织服装、汽车等行业重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2.积极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加快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区。多措并举助企纾困,以区领导挂点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机制为抓手,加大暖企稳企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优质高效服务链条,围绕企业降本增效、产业生态优化、政务服务能力提升等推出一批改革措施。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建设,推动全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实施新业态新行业包容审慎监管,着力营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常态。

  3.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保障权益、落实政策、精准服务,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困难和需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区属国企市场竞争力。完善企业主体梯次培育体系,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1.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确保金光东隧道、景观大道、亚运大道跨砺江河大桥年内建成通车。启动新光隧道扩建、大学城—创新城第二过江隧道和智造创新园、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区等园区道路规划建设。开展汉溪大道—南大干线纵线道路、长堤东路(大龙—石碁段)前期研究。加快滨河路(金光西大道—金光东大道段)、南大干线—市新路节点工程、亚运大道快捷化改造工程等市政道路建设进度。全力保障海珠湾隧道、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连接线建设。市区联动争取东部干线和沙鱼洲隧道、化龙—开发区过江通道和莲花山过江通道等东部三通道尽快启动实施,争取莲花山过江通道对我区最有利的规划设计方案。加快畅通区内交通微循环。实施“十大堵点”治理三年攻坚计划,全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实施停车场建设三年攻坚计划,未来三年新增3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全力纾解停车难问题。服务保障3号线东延段、广佛环城际(广州南—白云机场段)、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佛莞城际、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等轨道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我区更多线路纳入市第四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2.不断提升要素支撑保障水平。靠前谋划建设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提前落实水、电、路、网等要素保障,综合统筹施工便道、水电输送、土地平整、综合管廊配套基础设施和要素保障。持续推动5g基站建设,提升千兆光网覆盖率,新增建设一批充电桩和智慧灯杆。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提质,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能力。

  3.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加强城市管理,落实落细执法监管工作机制,重点打击货物乱堆、车辆乱停、污水乱排等乱象。严查严控违法建设,持续开展房屋天面及占用物业公用部位违法建设行为专项排查整治,以“亮剑”拆违系列行动为抓手,集中整治重点区域、主干道及高快速路沿线、住宅小区违法建设,完成220万平方米违法建设治理任务。深入开展镇街全域服务治理,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六)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推动“百千万工程”任务落地。聚焦“一镇一业”抓产业谋划,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集中资源培育“1 5”典型镇村。高标准建设莲花山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形成以现代渔业、特色旅游、绿色智造、时尚创意为支柱的产业生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深入推进“粤强种芯”工程,完成“菜篮子”考核任务。巩固拓展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实施“五个美丽”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和“省定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

  2.扎实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加快里仁洞村、罗边村等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净地出让”新模式下更多项目纳入改造计划,积极有序推动新旧政策衔接。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城区有机更新,推动市桥街沙园社区等5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完工,启动大龙街城市花园等新一批改造项目建设。

  3.争取留用地开发政策突破。加强农村留用地的统筹规划和开发力度,千方百计推动农村留用地的收储、推介和盘活,灵活探索留用地项目多种开发方式,保障农村集体利益。

  4.推动成果共享促进农民富裕。持续优化“三资”监管,完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深化“三农”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就业创业。健全农村产业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精品民宿、休闲农业等新业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高标准完成东西部协作毕节赫章、威宁、金沙,对口支援新疆疏附、西藏波密,对口帮扶协作梅州五华、蕉岭,对口产业协作肇庆封开,结对合作福建上杭,以及驻镇帮镇扶村等中央和省市交给番禺的任务。

  (七)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推动罗边村旧改项目配套小学、番禺中学附属学校二期、利凯新城配建学校等项目建设,全年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2000个。深化“双减”工作,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加快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全国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试验区,新增不少于6个中小学学前教育集团(联盟)。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支持鼓励更多幼儿园延伸提供托育服务。

  2.加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启动实施“卫健50”计划,未来3年投入不少于50亿元资金,建设一批重点医疗卫生项目,推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加快推进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和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医联体项目建设。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深入推广家庭医生服务。落实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发展银发经济。持续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和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3.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房地产优化措施落地见效,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统筹解决城市户籍人口和引进人才住房问题,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和建设力度。

  4.强化民生保障兜底能力。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持续拓宽就业渠道,保障企业用工,组织补贴性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开展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升社保覆盖面和待遇水平,用心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健康安全。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促进村居颐康服务站优化提升。

  5.激发广府文化时代活力。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番禺工人文化宫等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打造“珠水金声 粤韵乐乡”广东音乐文化品牌,推进市桥渔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等修缮工程。配合做好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承办好“市长杯”羽毛球赛、乒乓球赛,举办村级篮球赛等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合作交流。

  (八)突出绿美番禺生态建设,打造美丽宜居番禺

  1.科学实施城乡绿化美化。实施“番禺绿芯”建设计划,启动“城园融合”工作,串联大象岗、大夫山、滴水岩三大森林公园,年内启动张和岗—大象岗—飘峰山段规划建设。全面落实林长制,持续推动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新种不少于9万株树木,完成1000亩以上森林质量优化提升,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新建5个以上口袋公园,完成18公里以上碧道建设任务。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协助重点企业完成绿色低碳认证。

  2.深入开展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年新增投入资金33亿元,全力推进52宗治水攻坚项目建设,完成14宗排水单元配套管网工程、121条村居雨污分流改造和203个住宅小区(散区)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完成4座净水厂和9宗污水主干管网建设,推动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年内开工。巩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强化河湖长制,狠抓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推动河湖长治久清。动真碰硬抓好“散乱污”场所整治,按照“遏制增量、清理存量”原则常态化推进河湖“清四乱”,年内完成不少于30万平方米涉水建(构)筑物整治。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完成13个内涝风险点治理、11.5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3.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以pm2.5控制为主线,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持续加强固定源、移动源监管和扬尘管控,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深化土壤污染防治与管控修复,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深入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专项执法。开展重点行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行动,完成第四批投放点优化提升和市级样板村创建工作。

  (九)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保障重点领域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番南输变电工程、楚庭第二通道工程、番南智能装备电力产业园等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加强金融风险预警监测防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2.守牢公共安全底线。落实安全生产“国家15条”“省65条”“市35条”等措施,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深化自建房、建筑工程、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有限空间等重点领域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持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压实消防安全责任,推动镇街、村居微型消防站全覆盖。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系建设,提高网络与数据安全风险应对水平。

  3.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深化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城乡社区议事协商联动、多方参与监督执行、基层群众自治等机制。推进“和谐共融”家园建设,增强来穗人员归属感。深化平安番禺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赌博游戏机、涉网黑恶犯罪等突出违法犯罪。深化“智慧边海防”建设。狠抓交通秩序治理,推进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专项整治。纵深推进“五社联动”,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把法治建设推向纵深。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专责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法治番禺建设,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努力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依法规范抓实抓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摸清摸准番禺经济家底。

  3.把效能建设抓紧抓实。主动更新知识观念,加强专业能力训练,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一网通办”、线下通办,推广“一码办事”“免证办事”。强化整体政府意识,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可感可知,多为企业和市民办实事、解难题、优服务。提高12345热线工单、信访件办理质效和市民满意度,推动高频、共性问题标本兼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4.把正风肃纪反腐贯穿始终。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突出整治“文山会海”,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坚决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坚持“过紧日子”,尊重和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今年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政府购买服务支出压减5%以上,由财政资金支出的展会、论坛费用压减50%以上,项目支出严格按照“优安全、促发展、保续建、慎新开”的原则铺排。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持续抓好巡视、巡察、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高质量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定不移把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

  各位代表,人民政府为人民。我们将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以更加朴实的作风和更加贴心的方式服务百姓,惠及民生!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无愧苍生,不负斯民!

  各位代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埋头苦干、踏实前行,二次创业再出发,努力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中展现番禺担当、作出番禺贡献!

  名词解释

  1.专精特新: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

  2.汽车产业“三年翻番”计划: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决策部署,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支持番禺区建设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基地的实施方案》,要求番禺区充分把握汽车产业新旧能源转换、技术变革的阶段性机会,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实现汽车产业产量、销量、产值比2021年翻一番。

  3.灯塔工厂: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合作开展遴选,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具有榜样意义的“数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4.r&d:指研究与试验发展。

  5.独角兽企业: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

  6.百千万工程: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旨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7.“一镇一业”建设: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镇为基本单位,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镇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8.“1 5”典型镇村: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中,番禺区共有1个镇、5条村入选。1个典型镇是石楼镇,5条典型村分别是石楼镇大岭村、石碁镇桥山村、大龙街旧水坑村和新水坑村、沙湾街沙湾北村。

  9.五社联动:指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之间的联动。

  10.“两带一轴”:指南大干线经济带、亚运大道经济带、广州活力创新轴番禺段。

  11.“三脉”“三轴”“三核”“四极”:“三脉”“三轴”“三核”指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出的,优化城市发展战略空间格局,推动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促进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四极”指北部增长极、狮子洋增长极、国家知识中心城、从化绿色发展示范区。

  12.广州“两洋南拓”“两江东进”:“两洋南拓”指聚“狮子洋—伶仃洋”南拓,引领黄金内湾区域发展;“两江东进”指拥“珠江—东江”东进,推动广佛莞一体化。

  13.广州新中轴南延段:广州市新中轴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汉溪大道,总长度18公里。其中南延段北起海心沙,南至汉溪大道,总长度12公里。

  14.万亩耕地开垦计划:本届党委、政府任期内,以国土变更调查为基准,每年新增和复垦不少于2000亩耕地。

  15.“农占耕”:指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非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

  16.“五外联动”: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报告指出,优化对外开放布局,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现代化建设释放充沛活力、注入强劲动力。

  17.“十大堵点”治理三年攻坚计划:通过工程建设、改造和治理等措施,聚焦10个“最拥堵”的交通拥堵点综合治理,优化路网通行效率。

  18.停车场建设三年攻坚计划:本届党委、政府任期内,新增不少于30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推动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

  19.“粤强种芯”工程:《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大种源“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升种业科研创新水平,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种业企业,高标准建设现代种业基地,推动广东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0.净地出让:指拟供应宗地必须是土地权利清晰、规划条件明确、安置补偿落实到位、没有法律经济纠纷、具备动工开发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净地”。

  21.“卫健50”计划:本届党委、政府任期内,投入不少于50亿元资金,建设一批重点医疗卫生项目,推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卫健50”计划是近年来番禺区卫生健康系统最大规模的一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基建投入,对全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该计划共包含34个子项目,涉及25间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资金投入超过50亿元。

  22.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称为“番禺区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4年)”,围绕“污染控源减量”“污水收集处理补齐短板”和“强化排水管理”三大核心内容,持续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合流渠箱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联调联控,加强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按照“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先急后缓”原则,以河涌流域为单位,坚持“污涝同治”,分步实施番禺区水环境治理攻坚工作,全力建设单元达标、厂网一体、安全高效的污水治理网。

  23.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24.“国家15条”“省65条”“市35条”:即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15条”硬措施,广东安全生产“65条”硬措施,广州市《关于推动高水平安全生产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35条具体措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28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