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与经济同步增长。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发展稳中求进,着力实现提质增效新突破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创新招商举措,多渠道挖掘项目资源,狠抓主导产业链精准招商。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评价机制,既要招大引强,又要提质量上水平。力争亿元以上项目签约120个、落地70个。发挥“帮你办”专班作用,抓好“谋立推建”,全年策划包装100个项目,力争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建设120个,竣工投产项目达到50个。

  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做好“老原新”三篇大文章,加快构建多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0家。做优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支持禾丰水产等“原字号”企业升级改造,推进农大禾丰35万吨数字化生产线项目竣工投产,建设辽河流域优质水稻和昊明禽业白羽肉鸡两个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沈阳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引导增材制造等“老字号”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培育和世泰钛业、远程摩擦等一批装备制造示范企业转型升级。做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环保产业项目向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集聚,推进安徽节源等一批企业项目运行投产,确保华润风电等一批新能源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培育汽车及后市场产业,争取省市支持金杯车辆项目战略重组,围绕华晨宝马等头部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培育汽车服务产业集群。

  培育“文旅康养”新业态。依托独特的辽蒲浑水系景观和生态资源,拓展“乡村 ”功能,着力打造杨士岗温泉小镇、潘家堡稻香小镇、六间房玫瑰小镇、肖寨门肉牛小镇等乡村旅游名片。启动偏堡子烽火台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举办蒲河湿地文化节、农产品采摘节及精品体育展示等有影响力的大型文体活动,探索医养结合管理新模式,培育“文化 ”“康养 ”新业态,加快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二)提升核心板块能级,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引擎

  建设高质量产业园区。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优化“一核五区”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机制,提升开发区水、电、路及5g网络等配套服务功能。完善表面精饰产业园基础设施,加快近海壹号标准厂房、总部基地等一批综合功能性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中俄(中欧)经贸合作,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加快建设“公铁海”多式联运物流产业园。启动近海火车站海关监管场站建设,力争年内“中欧班列”进站运行,努力建设成为东北陆海大通道上的重要节点。

  拓宽对外经贸合作。推进综保区近海园区制度创新,打造综保区近海园区加工制造、研发设计、检测维修、物流分拨、销售服务“五大”中心,壮大跨境电商平台。聚焦建设特色保税产业集群,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家居制造、粮食木材加工、大宗商品贸易开展招商,吸引大型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企业入驻,拓展特色“保税 ”业务,培育新型外贸企业。力争2023年园区新增注册企业不低于50家,引进外资不低于20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

  深化区域对接合作。积极拓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北京、江苏等对口合作地区,加强与沈北、大东、和平等区域“飞地”对接,深化自贸区浑南片区、苏家屯片区与综保区近海园区对口帮扶。力争在技术交流、人才引进、政策互鉴、招商引资等领域合作实现新突破。重点推进铁西与辽中合作共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沈阳市区互动融合的商贸物流集散区。

  (三)强化“三农”基础保障,着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强化农业基础支撑。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施国家级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项目和3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工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9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着力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优势明显的专业村,力争列入全市“一村一品”管理专业村达到60家以上。加快“辽中牛”“辽中白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加快辽育白牛“育繁推”一体化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工,力争新增3家市级、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持续开展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完善宅基地执法机制,完成牛心坨镇姜家村农村宅基地土地复垦项目验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一事一议”村内道路建设,提升农村水电路网基础设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创建48个省级美丽宜居村、5个幸福宜居村。持续深化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推进数字赋能农村经济、乡村治理。深度挖掘乡村治理创新典型经验,推动“三张图、五清单”在基层落地生根。

  (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管委会 平台公司”“开发区 园区”模式,探索“小管委会 大运营公司”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开发、建设、运营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启动控股集团下属子公司股份制改革并新三板挂牌。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做好事转企改革后半篇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db/57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