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从经济发展来看,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经济可持续增长基础不够稳固,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从产业发展来看,工业占比过低,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偏弱,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发展优势;从民生保障来看,民生领域欠账较多,人居环境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还存在很多短板弱项,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从自身建设来看,一些干部的思想状态和能力素质与高质量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个别干部创业热情不高、担当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等问题客观存在。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正视困难差距,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规划目标及2022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综合判断发展形势,今后五年是我市抢抓新机遇、奋进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五年。市第七次党代会全面审视市情、深入研判形势,提出了讷河未来五年发展的工作思路、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为我们做好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每年抓住几个重点,干成几件实事,步步为营、年年有成,积小胜为大胜,让群众年年看到新变化,见到新成效,得到真实惠,以扎扎实实的工作获得群众的支持,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群众的信任。
按照我市第七次党代会部署,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中央、省和齐齐哈尔市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我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以构筑新发展优势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突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三个引领”,坚守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三条底线”,努力建设实力、活力、魅力、和谐、幸福“五型讷河”,全力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奋力谱写讷河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超过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全市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经济实力、发展质量稳站齐市排头,冲刺全省前列。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全面履职的第一年,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和工作韧劲,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9亿元,同比增长7%;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86亿元,增长6%;地方税收收入实现2.43亿元,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7.5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8.6亿元,增长7.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966元、20854元,分别增长6.5%、7%。
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为抓好全面统筹,顺利完成2022年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在七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强化产业支撑,激发内生动力,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持续推动农业强起来。坚决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支持融通公司在讷河设立子公司,托管土地10万亩,年纳税1500万元以上;争取总投资3.4亿元的高标准农田项目20万亩、黑土地标准化项目5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和黑土地保护项目10万亩,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619万亩,粮食总产38亿斤以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良种良法覆盖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8%。放大绿色有机优势,健全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做大数字农业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示范基地,打造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组织“工银农”常态化对接,落实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80万亩,让“讷河食材·安全可靠”形成更广泛的市场认同。实施讷谟尔河干流治理三期项目、166条侵蚀沟专项治理工程,强化“五小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二是持续推动农民富起来。围绕“两大一小”,持续推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再打造土地整村流转示范村14个,全市土地规模经营350万亩以上;推进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谋划引进内蒙古中正集团年出栏40万只湖羊养殖项目和天津大邱庄万头牛场项目,支持绿熙集团拓展羽绒和熟食深加工,打造肉禽一体化发展链条,补齐畜牧产业短板。依托乡镇扶贫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小园经济,落实小园特色种植2万亩,整体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牢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抓好“三保障”和稳定增收两个重点,抓实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资产两个基础,开发村级公益岗,扶贫产业项目年收益率在5%以上,切实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拓展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持续推动农村美起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选树有代表性的2个乡镇镇直、6个中心村开展示范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垃圾转运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促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巩固提升勇进、黎明等5个省级乡村振兴典型村,培育打造城北、索伦、通南、二克浅、高潮、光芒等乡村振兴综合典型村。
(二)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持续发力。大力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为方向,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下好招商先手棋。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贯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围绕补链强链延链,成立招商专班,制定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主导产业链条图谱,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谋划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成长性的大项目。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在守住“三条红线”的前提下,灵活招商方式,通过靶向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重点推动二元醇、新能源、大豆蛋白加工等项目落地。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做好跟踪服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年招商引资额度实现30亿元。二是做大项目主引擎。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引擎,新动力,在“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上持续发力。主动研究对接国家省市重点战略布局和资金投向,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等国家政策支持领域,推动产业项目库持续扩容,重点谋划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配套支撑等方面项目。加强专项债券项目谋划与储备,加大9个已申报项目的争取力度,为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全力打造拉哈工业特色小镇,推进华瑞项目建设,力争8月末实现一期投产;支持鸿展生物主板上市,推动鸿展物流园项目及早落地。加快中俄天然气、拉哈粮食产业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引进宁波生物汉麻纤维加工节能环保项目,形成谋划生成一批、签约落地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达产达效一批的梯队效应,推动“一区三园”集约集群发展。2022年推进齐市重点产业链百大项目10个,其中新建项目5个,续建项目5个,力争完成投资20亿元。三是构筑产业新优势。坚持全链条谋划、全方位推进、全要素提升发展思路,突出产业化方向、专业化思维和市场化模式,主动对接齐齐哈尔市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计划,借助“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机遇,推动县域主导产业从“肉”“薯”“豆”初加工向生物发酵、生物医药、食品深加工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主导产业“扩链建群”,加速跨界融合、块状集聚、总量突破,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汉麻等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火车站区域建设现代商业综合体,提升区域整体服务功能。主动融入我省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一条独具讷河特色的黄金旅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继续办好“瑟宾节”“年猪节”“元宵灯会”等旅游活动,持续打造“秋水之城”旅游品牌。大力培育电商经济,推动城市互联网产业智慧孵化园投入运营,培训网红、电竞专业人才1000人以上。新建村级物流配送站51个,村站覆盖率达到100%,破解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