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进城乡建设。坚持把强统筹作为新发展阶段的有力抓手,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农村生态化、城市品质化为主线,致力打造宜居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特色乡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传统村落建设;全面实施老城改造,加快老旧小区、弃管小区和传统商业街改造步伐,全方位提升城区形象。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全省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宜业智慧现代城区。
坚定不移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把优环境作为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坚定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重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普及绿色生态理念和低碳环保生产生活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持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全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城区。
坚定不移提升民生福祉。坚持把惠民生作为新发展阶段的不懈追求,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扎实办好惠民实事和民生工程,推动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扬孝道文化和“塔山精神”,提升公民文明道德素养,传递社会正能量,全力打造和谐幸福文明城区。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站在新起点总结新经验,着眼新征程谋划新篇章,聚焦新要求落实新任务,统筹考虑全区产业布局、项目储备和区域发展现状,对标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经济发展的预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
为实现上述目标,2022年将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聚焦对外开放、狠抓营商环境,激发全面振兴新活力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巩固“四减”“四办”工作成效,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实办率稳定在90%以上,电子证照用证率达到50%以上,“辽事通”app便民高频事项办理率达到60%以上,智慧社保高频服务事项100%实现“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事项全部实现“只提交一次材料”。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政府“供地失信”等9类突出问题,持续提升项目管家主动服务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企业诉求实现“接诉即办”,办结率达到80%以上。
全力打造开放龙头。深刻把握辽宁沿海经济带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双重定位,统筹内外循环,打造开放合作新前沿。依托省级化工产业园区金字招牌,瞄准精细化工项目外迁的上海、常州等城市,重点招引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优质项目,着力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依托1000亩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深度对接中船集团、中核集团及各科研院所,大力发展“船 核”上下游关联的军民融合产业,着力打造辽西“船 核”产业重要承接地。依托京津冀产业园区,全面加强产业、平台、人才、市场对接,瞄准泵业上下游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着力打造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
(二)聚焦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夯实全面振兴新基础
凝心聚力主攻招商引资。强化精准招商。优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深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开展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力争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引进省外内资增长1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市定任务指标。强化项目落地。加强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建立招商项目要素保障提前介入、联动服务机制,强化规划选址、用地、环评、安评等要素支撑,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落地率。
持之以恒推进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5个,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确保锦西石化锅炉烟气超低标排放达标工程等9个项目顺利竣工,加快凯地阳光等10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推进七号牧业万头肉牛养殖等16个新建项目按时开工。全力抓好向上争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中央和省级财力支持,结合产业特点、重点领域和资金需求,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项目计划,力争全年谋划项目数量和争取到位资金实现同步增长。
(三)聚焦动能转换、狠抓产业升级,打造全面振兴新高地
奋力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升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新增设施农业1500亩,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2万亩,落实保护性耕作8.2万亩,播种作物28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8.8万吨以上,新增设施农业1500亩以上。突出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大北农生猪养殖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延长沙河营乡杜仲、钢屯镇五味子等中草药产品产业链条,引导近郊乡镇果蔬休闲采摘由点到线、联动呼应,统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探索资本下乡和乡贤带富模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西部欠发达乡镇内生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奋力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围绕装备制造、船舶海工等重点产业,促进新锦机涡轮机械制造、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工程中心等“老字号”项目向智能、绿色、高端方向加速转型。围绕石油化工、矿产冶炼等主导行业,促进航锦科技、辽钼集团等“原字号”企业深挖产品增值空间,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技术改造项目。围绕补齐“新字号”弱项短板,大力发展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莱尼科技医药中间体、德威生物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扶持民营经济。细化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着力破除招投标、投融资等方面隐性壁垒,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000户,“个转企”160家、“小升规”5家、“规升巨”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