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创新学校发展共同体

  2019年4月,我市《整体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学校发展共同体”构建与实施》成功入选省教育厅《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名单》。要积极总结前期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与做法,进一步深化学校发展共同体区域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更加注重考评机制的灵活多变和多元发展。要重视发挥各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优势和教育专长,进一步提升共同体优质办学成效,创新思路和机制,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不断形成品牌集群共同体,使整体教育形成“造峰”与“填谷”协同发展的良性态势。用行动、过程和业绩解读“合美 各美 共享 分享”的共处理念,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人民满意教育认可区”。

  (八)全面保障学校安全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落实好《山东省学校安全条例》,以校舍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治安防范、流行病防控和危化品管理为重点,加大对学校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完善各类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安全工作培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九)强化家庭教育体系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为每一个孩子打造适合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工作实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发扬光大。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共同办好家长学校,把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部署。构建家庭教育社区支持体系,推动建立镇街区、村居(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将镇街区、村居(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体系。统筹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单位,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扩大活动覆盖面。给予困境儿童更多关爱帮扶,要特别关心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逐步培育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十)弘扬优秀语言文化

  坚持把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普及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将语言文字要求纳入学校、教师、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文字教育课程和活动体系。注重幼儿园教育中阅读兴趣的培养,使孩子学会倾听并能用普通话进行基本交流。加强中小学普通话口语、规范汉字书写、阅读写作及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提高中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能力。推动学校科学设置语言文字相关课程,以提高语文鉴赏能力、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强调教师表率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使用普通话,正确使用规范汉字,努力提高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

  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树立和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学校语言文化传承功能,推进中小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行动,加强中小学校古典诗文教育教学。推动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进家庭、入社区、登讲坛。开展对吟诵的研究、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

  (十一)深入推进全民健身

  大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积极推进农民健身工程建设,继续争取各级体育彩票公积金捐赠健身器材,完善我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充分发挥各类群众性体育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群众体育人口达到50%以上。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步伐,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健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四、实现“十四五”教育体育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稳步投入增长机制

  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教育财政支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提高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保证逐年稳定增长。

  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教育,从地方分成的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继续执行小学每生每年810元,初中每生每年1010元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逐步提高。继续执行高中段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财政预算内拨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同时其他收费全额拨付教育使用。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专门用于发展教育。落实教育费附加30%、地方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职业学校发展和实训基地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继续落实对全市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提供学生装,并扩大农村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营养餐试点范围。严格执行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没有因贫失学的现象发生。

  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校长、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绩效考核和审计监督,不断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严肃查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和挪用挤占教育经费行为。

  (二)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和落实市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切实对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进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逐步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支持民办学校(包括幼儿园,下同)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好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民办学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督导评估。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校本建设,充分发挥校长依法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在完善“一校一章程”的基础上,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推进社区参与学校管理和建设的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良性互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文化个性发展,增强学校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zxguihua/huadong/2022-05-03/267.html

收藏此文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