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打造“一粒香榧”

  加大缙云香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扩展种植规模,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在边远抛荒地连片种植香榧等,鼓励在低产低效茶园进行香榧套种。培育香榧加工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拓展产品门类,优化产品层次,建全营销体系,发展集香榧育苗、推广种植、香榧加工、产品营销全产业链。大力推进浙南香榧公园等建设。力争到2025年,香榧高效生态示范基地保有量达到2万亩,建成香榧全产业链1条。

  10、打造“一隅山居”

  推动民宿、农家乐规范化、品牌化、个性化发展,打造有品质、有亲和力的“缙云乡墅”。统筹结合花园乡村、美丽田园、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等建设,保护和修复自然田园风光,打造精品示范花园乡村、花园民宿。注重民宿与乡村旅游、文创产业、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发展“古村落 民宿”等新业态,布局文化创意、休闲书吧、特色美食等旅游配套产品,营造特色打卡场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推动美丽风景持续转化为美丽经济。到2025年,实现全县农家乐、民宿营业收入8亿元。

  拓展乡愁产业全产业链。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农业价值链,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完善五彩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促进缙云烧饼和缙云爽面、缙云茭白、缙云黄茶、缙云杨梅等全产业链发展。延伸、做强缙云烧饼和缙云爽面全产业链;推进茭白全产业链发展,拓宽市场渠道,推动茭白产业提质增效,提高茭白产品商品化率;推进茶叶深加工、茶文化、茶旅融合,拓展以黄茶为主导全产业链,打造从种植、加工、销售、茶旅融合到茶文化全产业链;鼓励引导发展杨梅饮料、果酒、酵素、果干、罐头等精深加工产品,打造杨梅全产业链。到2025年,实现缙云烧饼和缙云爽面全产业链产值超40亿,以黄茶为主导的茶产业链、茭白产业链两条产值各超10亿元,杨梅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亿。

  打造高能级发展平台。以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加快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愁富民产业迭代升级。推进浙南早茶产业集群和“江南藏北•云上牧场”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持续深化舒洪黄龙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小仙都省级农业园区建设,支持有条件乡镇(街道)争创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深化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培育电商乡镇、电商专业村,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布局,织密“电商园 淘宝村 村民网店”网络体系,加大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缙云茶叶、缙云烧饼、缙云爽面、缙云菜干、缙云麻鸭等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发展云端上乡愁富民产业。鼓励发展乡村夜间经济、共享经济、养老经济、运动经济等四类经济,发展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个人定制、线上云游等模式。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和统筹协调。打响“有缙道”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扩大特色小吃品牌、“缙云乡墅”品牌等品牌价值。加强缙云麻鸭、缙云米仁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利用,推动缙云农产品品牌形成合力、抱团发展,构建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农业品牌体系,建立健全创品牌、管品牌、强品牌的联动机制和服务体系。扩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比例。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讲好农业品牌故事,建立健全以长三角为重点、面向全国的农产品营销体系。

  (三)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示范

  深化“肥药两制”改革。积极争创省“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试点主体培育,深化示范农资店建设。纵深推进“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完善农药化肥管控体系,农药化肥管控基本达到欧盟标准,全面推行肥药实名购买制度,制定推广主要作物化肥定额和化学农药定额施用标准,全面推进肥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加大农业生产环节综合执法巡查力度,依法打击滥用投入品行为。

  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实施农业领域碳达峰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碳达峰,加快推行“两山银行”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淘汰升级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农业机械。加大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治理和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加强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强化防治体系建设,提升防控能力。深入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推广“茭鸭套养”、“茭芥轮作”等模式,推动浙江缙云茭白——麻鸭共生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江南农耕,好溪绿廊”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修复与保护。深化畜禽粪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无废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做好新建溪流域沿线畜禽整治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图5:茭鸭共生核心保护区域图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溯源体系。完善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功能,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管理平台,与省、市平台对接,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实现二维码追溯全覆盖,构建覆盖广、数字化、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合格证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推动实现规模以上主体合格证全覆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智”治。大力发展绿色、地理标志等优质特色农产品,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达61%。

  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面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健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探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将具有生态价值增值潜力的地块作为生态补偿用地后备资源,探索建立基于“生态占补平衡”的市场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探索碳汇市场交易、森林生态产品交易、水资源有偿使用、用能权、排污权等交易机制。拓宽生态产品产业化实现路径,推进县、乡镇两级“两山公司”建设,建立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推广应用“生态贷”“两山贷”“信易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四)加强农业科技装备支撑

  强化现代种业发展。推进本地特色种质资源应保尽保,实施缙云茭白品种提纯复壮,保持缙云茭白优良种性。加大缙云茭白技术科研攻关,打造中国茭白产业科研基地。加强缙云麻鸭国家遗传资源保种工作,建设中国麻鸭育种基地。持续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与良种示范推广工作,筛选推广新优高产品种。提高良种应用在粮食安全中的贡献率,做好救灾种子储备,强化种子市场培育和种子市场的规范管理,加强种子经营检查和种子抽检,确保粮农生产用种安全。

  实施“科技强农”行动。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技推广在线服务,引导广大农技人员、专家教授等通过网络媒介,在线开展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服务。探索推进建设农业领域“博士后工作站”,鼓励引进博士生、硕士生等一批高端人才,推动智力供给与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深化“院地合作”,推广“1个专家团队 1个服务小组 n个科技引领示范主体”模式,提高在农村成果转化、创业指导、技术培训等综合服务水平。强化智慧农机装备应用,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围绕乡愁富民产业发展需要,强化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构建“产业 团队 项目 基地”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体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