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工作。加强安宁疗护专项培训,提高安宁疗护护理服务能力和质量。支持开展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增加安宁疗护床位,满足老年肿瘤晚期等患者的需求,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将提供服务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等纳入医联体、护联体建设,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专栏3 老年护理服务创优项目

  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及服务项目:开展老年护理市级专业培训,规范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护理服务,推进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及服务项目,培训人员50人 。

  老年居家护理项目:将“互联网 护理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延续性护理等服务有机结合,为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老年健康素养提升项目:依托老年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等,围绕健康教育、慢病管理、防跌倒损伤、防失能康复、长期照护等,开展多种形式健康科普教育,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

  安宁疗护项目:进一步推进安宁疗护,探索机构、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规范服务,推广促使患者舒适的适宜技术,为老年患者提供终末期的舒缓护理服务。

  (四)推进基层护理发展,提升基层护理服务质量

  深入推进“护联体”护理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基层护理服务需求,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能力建设,通过对口支援、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在岗培训、“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加强基层护士的培养,充分发挥基层护士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加基层护士配比,满足基层护理服务需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专业化培训,加大基层专科护士培养力度,提升解决基层患者健康问题。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护联体、帮扶等形式,将护理适宜技术引入基层,促进基层护理与城市医院护理同质化。

  (五)深化护理岗位管理,激发护士内在动能

  1.优化临床护理岗位设置。科学评估临床护理岗位需求,进一步优化护理岗位设置,保证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将护士队伍数量纳入医疗机构评价中,关注重症病房、手术室老年护理、内镜中心、手术室、麻醉科、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室等特殊岗位增加和扩展岗位数及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配比。保证临床一线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充分发挥护士在医疗护理、疾病预防、康复促进、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护士人才库”,确保合理使用护士人力,以及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的紧急需求。

  2.完善激励考评体系。在落实《护士条例》的基础上,推动护理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医院整体待遇提高的基础上,同步提高护士薪酬水平。健全护士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细化考核指标维度,增加风险系数、技术难度等,促进考核的客观公正。将考核结果与护士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分层次使用,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和执业自豪感;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配备智慧化护理系统,减少重复工作;根据患者需求及医疗技术的发展,配置新型的护理用品、用具和设备,改善护理工作条件,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优化护士执业环境。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护士依法执业的法律意识,依法依规保障护士在工资待遇报酬、社会保险、卫生防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关心关爱护士,降低护士离职率,稳定护士队伍。通过绩效改革,同步提高护士薪酬水平,编制内外护士实现同岗同薪同待遇。确保护士享受与其他医务人员同等的职称晋升、教育培训待遇,改善护理工作条件,提供必备护理及防护用具,预防职业暴露,确保护士执业安全。

  (六)加强护理学科建设,促进护理高质量发展

  1.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护理学术水平。充分利用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及高等院校护理相关学科等优势资源,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护理学术平台,推进护理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和护理服务能力提升。引培并举,培养一批政治品德好、基础扎实、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在主干学科打造一批人才梯队合理的护理学术团队,引领全市护理学科发展。

  2.开展重点专科建设,彰显护理专业价值。开展护理重点专科评审,打造和培育一批市级护理重点专科。鼓励各地、各医疗机构加大护理重点专科建设的经费投入,根据专科专病护理特点,明确专科人才培养、专科基地建设、专科护理管理等建设目标和标准,推进医院护理工作发展,提升专科护理人才学历,推动专科护理和亚专科护理的发展,形成一批专科护理特色明显的优势专科。

  3.发展临床护理科研,促进护理创新能力提升。鼓励医院加大护理科研投入,设立护理科研基金,探索建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引导医疗机构开展系统性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系列训练,培养一批护理科研骨干。鼓励三甲医院建立护理研究中心,为护理科研提供支撑平台。推进护理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形成护、教、研、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学科整体发展态势,提升我市护理专业在全省科技量值的排名。

  (七)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中医护理传承发展

  加大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依托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等平台,推进市级中医专业化护士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中医辨证思维的护理骨干人才、高级实践人才以及中医护理学科带头人。推进中医护理门诊建设,建立中医护理技术规范标准,推进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社区、家庭、医养结合机构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慢病管理、老年护理、家庭照护中的作用,构建具有中医护理特色的护理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健康服务需求。

  (八)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助推智慧护理发展

  加强临床护理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安全预警系统,推动护理人员管理、质量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等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全市护理质量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护理质量指标的监测、分析及反馈,实现质量可追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智慧化水平,探索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等智能设备节约护理人力,提高护理效率。应用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家庭监测、“互联网 护理服务”平台等,为探索机构-社区-居家护理模式提供尊龙凯时注册的技术支持,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延续性护理服务,满足老年、慢性病等居家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4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