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全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视察扬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扬州建设新篇章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十四五”扬州服务业发展规划,对于扬州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争做示范、争当表率、走在前列”,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好发展好,具有重要意义。贯彻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依据《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扬府发〔2021〕12号)、参照《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苏政办发〔2021〕34号)编制的《扬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也是编制服务业相关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发展坚持以提质增效为方向,以现代技术为支撑,以开放合作为突破,不断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持续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和制造业融合,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服务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954.9亿元,比2015年增长48.2%,年均增长7.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9%,比2015年提高4.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十三五”时期,全市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加速发展, 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63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55.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生活性服务业稳步发展,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市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9.3亿元,旅游业总收入610.3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11.5%和1.6%。三是产业质态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0.4亿美元,占全部利用外资比重70.8%;服务业税收223.3亿元,占税收总额比重45.9%;服务业从业人员115.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43.1%,成为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四是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新开工服务业重大项目230个,累计投产达效服务业重大项目129个。竣工投产达效项目新增服务业重点企业304家。在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撑下,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投资比重62.7%,比2015年提高16.2个百分点。五是产业载体持续增强。“十三五”时期,全市大力组织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十百千”工程,累计培育并获得省级认定各类服务业集聚区或示范区23个,培育并通过省级认定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平台经济重点企业、重点物流企业及中物联评定的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92家,组织实施各类示范项目63个。六是产业政策全面落实。“十三五”时期,全市先后制定实施《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扬州市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意见,累计投入市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旅游业专项资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和商业综合体特色发展扶持资金等财政资金2.6亿元,有效扶持了文化旅游、科技服务、现代物流、软件与信息、健康养老、家政物业等服务业重点产业,推动了服务业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和连锁化、网络化发展。

  专栏1 生产性服务业“十百千”工程

  为推动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实《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百区提升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百企升级实施方案》,2016年,扬州启动实施了生产性服务业“十百千”工程。主要目标是:突出软件信息、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10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培育100家示范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1500亿元。

  至2018年底,全市培育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100家,2019年全市生产性服务增加值1518亿元,分别提前两年和一年实现“十百千”工程发展目标。2020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示范企业达121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63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5.2%,5年提升5个百分点,成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三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在实现稳步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短板问题也比较明显。一是规模型企业数量不足,全市重点服务业企业(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批零住餐企业)仅有2458个,占全省的比重仅为4.6%,上规模的大企业不多,严重制约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服务业发展能级不高,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长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三是服务业发展层次不够,商务咨询、科技服务、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仍然很小,制约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和高端制造业发展。

  二、环境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将持续深度变革,产业技术将加速升级迭代,新经济、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将深刻影响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在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引领下,经济服务化的特征愈发显著,服务业将是“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产业资本投资的主攻方向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以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等为主的服务性消费,将日益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支出内容和活跃增长点。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将不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并扩大对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商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潜在需求。制造业服务化、产业融合发展方兴未艾,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深度嵌入制造业全产业链,并推动研发设计、系统集成、融资租赁、供应链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二)产业发展政策将不断丰富完善。“十三五”期末,国家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等政策文件,将深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标准化水平和品牌形象,并为全市服务业加速创新和提质增效创造机遇。“十四五”时期,全省将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331”工程,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市场主体的创新培育,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融合发展,支持服务业发展载体高质量聚集示范,从而为我市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尊龙凯时注册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