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社会体育组织体系,激发全民健身活力

  1.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各街镇成立和完善综合文体工作机构,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设立全民健身岗位,配齐工作人员。推广社区建立“居民健身会”、行政村建立“村民健身会”体育社团组织管理模式,负责推广项目的健身指导活动,发挥直接参与和组织的作用。村、社区组建健身队,吸纳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积极创建天津市“绿色健身站点”,实现镇、社区、村体育组织的100%覆盖。

  2.创新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建设,成立津南区体育总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综合性体育社团的核心作用,组织各类人群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升单项运动协会规范化发展水平,完善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推动社会体育组织或机构承担举办竞赛活动、健身服务、体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事项。

  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服务活动。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培训,提高社会指导员的专项能力,着力解决由量到质的转变,强化指导员在健身活动中的指导、组织作用。按照市体育局要求,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网络化、定位化、岗位化的工作和服务机制。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服务岗位“二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服务群众健身中的重要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简便、快捷、高质量的健身服务。

  (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引导社会力量提供体育服务

  1.推行体育惠民卡。为鼓励市民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康,拉动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健身服务业发展,推动健康津南建设,按照天津市体育局部署安排,在全区范围内,在以公开招募签约服务的体育场馆、健身场所等单位继续推行体育惠民卡,对招募的签约单位,由体育惠民卡管理办公室与之签订协议书,并予以挂牌,对持卡在签约单位健身消费的市民给予相应补贴。

  2.发展健身休闲项目。充分利用天津海河教育园体育中心周边道路、树木、河堤等自然清新的环境特点,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健身骑“活力三项”活动。根据我区参加健身骑人数的逐年增加,发挥健身骑运动协会的作用,定期组织健身骑活动,打造一个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平台,推动运动自行车服装、鞋帽等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全面发展,不断开拓体育健身休闲市场。

  3.积极引导居民体育健身消费。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和培育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热情,培育群众体育消费观念,养成体育消费习惯。加快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积极扶持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重点的基层体育组织发展。不断拓展体育健身休闲的方式和途径,打造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品牌,推动体育健身普及化、大众化,促进体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和享受体育健身的氛围。

  4.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多渠道丰富体育服务供给。积极落实《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向社会量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理办法》,加大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围绕释放市场潜力发展体育产业,符合条件的交由市场主体承办,推动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不断完善体育治理体系,提高体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5.支持健身休闲市场主体发展。鼓励各类中小微体育休闲企业、运动俱乐部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进体育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发展。鼓励退役运动员创业创新,投身健身休闲产业。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健身休闲企业贷款的发放力度。促进体育产业资源平台建设,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等具备条件的资源平台公正、公开交易。

  (五)发展乡村体育文化,营造参与健身良好环境

  1.积极推动乡村地域特色体育文化发展。进一步挖掘整理和传承发展乡村民间体育项目,继续打造各镇“一地一品”乡村精品体育文化工程。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国庆节、丰收节等时间节点,举办空竹、武术、中国象棋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展示等活动。鼓励各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啦啦操、跆拳道、武术、空竹、围棋等各类体育项目培训,培育一些乡村优秀体育项目。为繁荣活跃我区夜间经济,在咸水沽镇新华城市广场举办广场舞各镇专场、武术展演、中国象棋擂台赛等文体活动,营造夜间经济氛围。

  2.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广大乡村居民中树立“大健康”新理念,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营造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全民健身,形成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促协作、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3.传播体育正能量。发挥我区区域、行业特色体育文化的作用,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挖掘传承传统体育文化,树立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培养乡村居民健身意识,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发挥先进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价值观,形成乡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六)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1.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开齐开足学校体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建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率力争接近100%,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发挥引进的学校教练员的作用,用其专业特长全力打造学校篮球、武术、健身操、棒球等优势项目,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5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