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四强”行动重大举措和支持天水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重大任务,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五区五中心”目标定位,将麦积建成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为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明确了发展路径、指明了发力方向。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笃定前行,奋力推进麦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推动老工业基地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和打造“五区五中心”奋斗目标,聚焦“一枢纽、一中心、四高地”总体发展定位,以打造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区为目标,深入推进“四强”行动,做实做细“五量”文章,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幸福美好新麦积,努力开创麦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主要预期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将着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抓好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等工作,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加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帮扶,因人因户落实就业、教育、医疗和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巩固提升搬迁成果。培训“两后生”及致富带头人4000人,输转脱贫劳动力5.7万人以上。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拓宽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劳务协作等合作领域,巩固提升帮扶成效。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用途管控,严厉打击乱占耕地违法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耕地保护、撂荒地整治等奖补政策,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新建高标准农田7000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3万亩以上。大力实施科技增粮工程,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应用,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粮油高质高产示范种植10万亩,正常年景粮食产量达19万吨以上。加快老旧粮库智能化改造,提升区级粮食储备能力。
做强做优农业特色产业。深入实施果品产业迭代升级、蔬菜产业提质增品、畜牧产业扩量增效、道地中药材标准化提升“四大工程”,发展设施蔬菜1.2万亩、中药材1.4万亩,新建木耳大棚180座,建成马跑泉东山、三岔佘家门冷水鱼场2个,新改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1个,着力打造三阳川蔬菜、党川利桥食用菌核心示范区。按期完成20个农业保险险种投保任务,实施苹果“保险 期货”项目3.2万亩。加快麦积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实施好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物流园、麦积花椒产业园等项目,着力打造高质量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高规格举办花牛苹果宣传推介等活动,不断提高麦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好渭河及中小河流域防洪治理、社棠西山沟沟道治理、马跑泉莫家寺排洪渠及石佛樊家湾提灌改造等工程,建成琥珀庆胡等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9处,新修堤防7段19.5公里、排洪渠2段783米。加快推进马跑泉东山颖川河桥梁、国际露营地配套道路等项目建设,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琥珀项目,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29平方公里。全面落实“路长制”,加强农村道路管护和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畅通达能力。
全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完成17个“多规合一”村庄规划,扎实开展麦积镇、利桥镇2个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镇及渭南霍卢等15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工作,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典型。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好生活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打造整村改厕示范村18个。加快党川花庙村、利桥吴河村等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评选区级美丽庭院200户、最美家庭100户,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
二、加快工业强区进程,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实力
紧盯“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着力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