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0.5%。实际工作中,以上指标要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全力争取更好结果。
围绕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一)紧扣“一体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充分激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皖北振兴等政策叠加效应,争当区域合作“排头兵”。提升平台能级。加快经开区提档,开工建设电镀产业园,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园”,实施“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体系,盘活低效土地1000亩以上,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确保园区税收超13亿元,奋力挺进全省30强。加速江宁—明光合作产业园提能,建成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4条主干道路,开工建设蓝白领公寓等配套设施,探索产业基金、招商项目奖励机制,力争引进亿元项目10个以上、20亿元以上大项目有突破。加力独立工矿区提效,打造全省独立工矿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力争明光—盱眙新型功能区通过省新一批新型功能区认定,打造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健全交通体系。积极构建高铁直达、公路畅达、航空通达、水运顺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g104明光段改扩建工程建设,确保宁洛高速“四改八”、司巷互通、机场支路竣工通车,通用机场建成运营;全力推动合新高铁明光西站站前广场、泊岗淮河公路大桥、s209涧溪独立工矿区道路和皖苏交界—紫潘公路段开工建设;加快明盱高速、淮扬高速、g345、津里港、铁路货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深化交流合作。以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为重点,组织同长三角科研院所、高校开展“产学研”交流工作,开展上海、南京等“高校行”活动,推进上海交大—明光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发中心二期合作项目。继续落实好公共服务领域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出更多教育、医疗等方面合作好做法。
(二)聚力“高质量”,构建产业新体系。坚持外招内培协同发力,加快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以快促先、以进促稳,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以铁的决心兴产业。抢抓“新风口”,加快光储新能源产业集聚,推动美达伦光伏、九洲工业等扩能增产,天铂新能源等建成投产,力推光伏储能产业“破百亿”;支持绿色涂料产业转型,鼓励三棵树等企业布局工业、汽车涂料新赛道,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抓好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升级,依托凹凸棒国家火炬基地,推进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三友电力等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高端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全力创成省级质量强市。全年新增规上企业4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以上,力推瑞尔竞达北交所上市、美阅文化新三板挂牌、科迪新材料总部迁入明光启动上市。以拼的劲头抓招商。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滚动实施“5431”计划,围绕主导产业、“新三样”,精心绘制产业链图谱。大力实施“产业招商突破年”行动,扩充优化产业链招商组和专业招商小分队,坚持“一把手”带头招商,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创新步法打法手法,力争招引1个100亿级、2个30亿级链主企业,实现到位资金130亿元以上。以抢的状态建项目。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围绕政策导向,结合发展实际,精准谋划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确保动态谋划储备项目700个以上。落实“节点军令状”等工作机制,完善“深度服务清单”,推动地、能、钱等要素围绕优质项目转,力促美达化工等18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天铂电力等190个重点项目竣工。以争的意识优环境。坚持服务企业就是二次招商理念,围绕“滁州保先进,全省争一流”目标,聚焦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等高长三角先进地区,继续推深做实企业诉求“第二通道”“局长换位走流程”等特色做法;打破“信息孤岛”,强化系统集成,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擦亮“亭满意·一嘉亲”营商环境品牌。以实的举措促创新。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省级创新型市建设。紧扣产业发展需求,靶向引育人才,力争引进8名“高精尖缺”领军人才、150名高层次人才,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以上。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家以上,联合筹建绿色涂料、装备制造、碳中和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建设光伏行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新能源技工学校。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入库100家。
(三)聚焦“共富裕”,开创“三农”新局面。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围绕“强骨、塑形、铸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抓牢产业发展主线。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园建设,力争招引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2个,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长三角高端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个。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加强皖东试验站科研成果转化,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5个。推进“渔业振兴”行动,打响“女山湖”水产品牌。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成立农发集团,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支持发展预制菜产业,精心举办农民丰收节、农货节等节会活动,不断加强“明礼嘉品”区域公用品牌、“跃龙顷澄”等企业品牌建设及运营推广。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13万亩高标田、14万吨粮仓和标准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蓄洪区调整及建设工程、沿淮行蓄洪区其他洼地治理工程等7个重大水利项目,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完成省市下达粮食生产任务。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加快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全面推广“陆郢模式”,打造和美乡村中心村6个、精品示范村4个。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微换装、精提升”行动,完成年度改厕任务,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深入开展“积分制”、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全力争创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市、和美乡村示范市。加速富民强村步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好衔接资金,确保不发生新增致贫返贫。着力实施“企村联建”等行动,持续促进农村居民稳定增收。攻坚推进农村改革,确保农村宅改通过国家级验收,扎实抓好二轮土地到期延包工作,巩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着力盘活乡村校舍、厂房等闲置资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下村实现“清零”,力争全市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超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