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再提速。以国家开发性金融支持“整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县为依托,不断补齐路网、管网、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坚持完善“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中心城区建设项目9个、完成投资6亿元。加快环城东路延伸段建设,推进经开区东外环路与兔儿山东路连接线建设,畅通城市路网。支持群众住房改善,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加快客运枢纽站、城区主入口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城市管理再提标。健全城市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持续推进沿街市容秩序整治,打造1个示范街区、1个特色街区。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城市垃圾处置场运营管理,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努力打造“全省最干净县城”。常态化开展综合执法进小区,探索建立老旧无物业小区管理长效机制。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平台,推动城管执法向社区、基层延伸,加快打造“智慧城市”。

  城市文明再提档。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深化移风易俗,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扎实开展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力争“安徽好人”“中国好人”当选人数再获新突破。积极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完善“爱旌德”文明实践云平台,常态化开展“红色星期五”等志愿服务活动。

  (四)着力兴产业、促增收,巩固一批乡村振兴的成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力促农业增效。大力发展灵芝、黄精、小黄牛等绿色产业,助力企业通过sc认证,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加大“一芝一叶”品牌打造力度,紧抓灵芝“药食同源”新契机,发展灵芝种植500亩,推动“三化”茶园示范点建设,实现“天山真香”品牌价值超2亿元。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支持“杨博士”“土爷驾到”等电商主体做大做强。力争2023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突破70亿元。加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推动示范片区成为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的集中展示地和先行示范区。

  力促农民增收。进一步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实施好一批高质量的集体经济“百千万”工程和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力争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量增长10%以上,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达45%以上,100万元以上强村不少于5个。常态化举办“2 n”招聘,组织开展就业帮扶行动周等系列活动,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200人次以上,稳定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力争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超全省平均水平。

  力促农村增色。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力争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不断深化“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4个、市级5个,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扎实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严格耕地保护,完成“小田变大田”改造1万亩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0.9万亩。加快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米”建设,健全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机制。

  (五)着力活资源、树品牌,紧抓一波旅游回暖的机遇。推动旅游业品质化、集约化、现代化、全域化发展,积极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主动融入“大黄山”。

  坚持融合发展。抢抓“大黄山”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契机,按照“高起点、高品质”要求谋划一批与“大黄山”建设功能相匹配的高质量招商引资项目,编制招商手册精准招商。牢牢把握研学研修、健康养生、乡村休闲、摄影演艺等方向,差异化培育生态游、乡村游、民俗游、研学游、自驾游等业态,加入长三角红色文化城市联盟,将旌德打造为“大黄山”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坚持联动发展。全面打好“大黄山”牌,依托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在已开通的2条跨区旅游公交专线合作基础上,持续深化与黄山区及周边县市区的交流,支持政策共享、产品共推、节庆共办、客源互送。在已设计开发的“畅游美丽东黄山、驾行皖南川藏线、探寻神秘灵芝谷”等对接大黄山旅游线路基础上,围绕美食游、研学游等特色主题,力争推出“大黄山”特色旅游线路产品不少于10个,全力构建旅游大循环格局。

  坚持品牌发展。持续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重点文旅建设项目13个,加快江苏国旅文旅体旅居、路西生态农业产业园等项目进度。保护和挖掘非遗文化,开展“中国宣砚之乡”复评,精心举办第七届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擦亮独特地方文化名片。开展乡村旅游“421”行动,打造“双微”提升点不少于50个,力争主题村达2个、精品民宿达5个。积极申报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和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

  (六)着力重保护、助转化,坚守一片绿色生态的底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五控”措施,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5%以上。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确保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任务,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理,确保城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打赢生态修复攻坚战。全力抓好剩余25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清零,稳步推进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砂石行业治污管理和核心区小水电拆除工作。常态化做好砂石加工、矿山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和玻纤制造的环境问题排查整改,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常态化推动砂石行业“边开采、边治理”,确保在建生产矿山应修复尽修复。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县域生物质锅炉整改,有效开展秸秆禁烧行政执法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0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