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比较,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金融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体量总体偏小。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35%,虽较2015年的3.1%增长41%,但远低于全省和全国水平(全省占比7%、全国占比8.23%),尚未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二是金融体系建设不够充分。金融机构分布主要集中在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7 4”类地方金融组织数量不多、体量不大,商业保理、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匮乏。三是金融创新力度不足。融资业态仍然以传统金融业务为主,非金融机构的企业直接融资占比不高,资本市场活跃度不够。金融产品创新不足,一些发达地区运用多年的金融产品在我市尚未应用,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撑不够。
(二)发展环境。
国际金融结构加快调整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疫情影响进一步加深,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革命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也将对金融发展、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带来重大而深远影响。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在变局中稳定金融发展基础、抓住金融增量资源,既是挑战,也蕴含机遇。
国内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率先控制疫情、复工复产、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显示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顽强韧性。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这些都为金融发展提供更好基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持续深化。在此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绿色属性”“普惠属性”,不断提升金融配置资源能力,加速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江西省将蓄力推动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十四五”时期是江西省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期,也是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关键跨越期。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科技金融逐步发力、产业链金融不断壮大的基础上,金融赣军跨越工程、地方金融组织提升工程、“映山红”企业上市工程、“险资入赣”工程将为金融发展带来强劲动力,也为我市把握发展方向、夯实发展基础、抓住改革的机遇与红利提供有力引导与支撑。
九江进入重要机遇期带来金融发展巨大空间。“十四五”时期,是九江市发展的战略窗口期、优势重塑期、转型攻坚期,充满挑战也大有可为。九江作为江西北大门和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叠加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赣江新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南昌都市圈、江海直达航运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等国家和省级战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战略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九江金融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空间。
二、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委全会、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刻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与新发展目标的实践要求,围绕“融圈入群、强产兴城、绿色发展、实干崛起”发展战略,以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我省重点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开放金融等特色金融为导向,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做大金融总量、做优金融结构、做强金融产业、做好金融服务,加快构建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以高质量金融推动九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再创九江辉煌再现九派荣光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全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紧扣实体经济量质齐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的发展需求,把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导向,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畅通实体经济投融资渠道,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构建现代金融产业体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金融发展规律,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深化金融业态、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扬优势、强弱项、补短板,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
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建立健全区域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风险识别、预警、处置等工作机制,精准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发展目标。
金融总量稳定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平均年度增长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及gdp平均增速,金融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金融业对经济贡献率持续提升。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信贷总量显著提升,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信贷余额增速保持稳步增长。
金融组织不断壮大。全力引入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九江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培育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消费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壮大私募基金产业园,鼓励天使投资有序发展,股权投资均衡发展。做大做强融资担保行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金融结构加快优化。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完善企业上市挂牌服务协调机制,力争每个县(市、区)每年有一家企业上市挂牌、五年有一家企业主板上市,实现县(市、区)企业上市全覆盖,力争2025年末全市上市公司达到20家。积极支持和推进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扩大股权融资规模。力争2025年末直接融资突破4000亿元。
金融创新持续深化。全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优化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力争2025年末绿色信贷余额突破550亿元。加大普惠金融发展力度,全面落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求。积极发展科技金融,促进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相互融合,加大金融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和云计算等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线上银行全覆盖。
打造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绿色金融综合发展体系。围绕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万亿临港产业带的目标,全面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创新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探索构建绿色金融支持转型发展创新试点,加大金融推动项目向高端转型、产业向高质转型、动能向高新转型,发展模式由高碳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配性。推进绿色金融和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支持九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提高绿色金融发展效率与质量。
表2 “十四五”时期九江市金融业发展主要目标
主要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增速(%) |
指标属性 |
金融业增加值(亿元) |
140.9 |
227 |
10%左右 |
预期性 |
本外币存款余额(亿元) |
4174.1 |
6270 |
8.5% |
预期性 |
本外币贷款余额(亿元) |
3507.8 |
7050 |
15% |
预期性 |
其中:绿色信贷 |
197 |
550 |
22.79% |
预期性 |
上市公司(家) |
4 |
20 |
37.97% |
预期性 |
新三板挂牌(家) |
8 |
14 |
11.84% |
预期性 |
区域股权市场五年新增挂牌企业(家) |
668 |
800 |
3.67% |
预期性 |
保费收入(亿元) |
80.16 |
110 |
7%左右 |
预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