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求进、争先创优,实现了 “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

  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53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4亿元,下降1.3%;第二产业增加值288.91亿元,增长8.3%,其中工业增加值251.69亿元,增长7.8%,占全部二产增加值的87.1%;第三产业增加值240.89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为0.63:54.19:45.18。2021年,全区实现财政收入6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0%。

  二、农 业

  202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 亿元。谷物播种面积4799 公顷,谷物产量 26833吨;蔬菜播种面积 1040.8公顷,蔬菜产量29921 吨。肉类总产量 970吨,其中:生猪出栏 7235 头,比上年减少6850 头;猪肉产量535 吨,比上年下降52.62 %。水产品产量 6225吨,渔业产值 2.1 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6.3%,占总产值的比重达66.2%,比去年同期增长12.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9.6%,占总产值的比重达85.7%,比去年同期增长6.7个百分点。

  建筑业。2021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 61.89亿元。其中,建筑工程产值为5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全部产值的90.2%,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建筑装饰装修产值为2.61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其他建筑产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602.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0.5%。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4.3%;民间投资增长22.2%。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全区在建项目30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8个,10亿元以上项目51个。新开工项目17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五、内外贸易

  202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80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81.3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互联网销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50.31亿,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为82.9%,对限上零售额贡献率71.5%,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17.0个百分点。

  进出口。2021年,全区进出口总额4269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3%。其中进口额1077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35%;出口额319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2.4%。

  六、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围绕主次干道,开展利民路、中山南路等重点道路改造,完成轻轨沿线环境提升,元塘北路、南沿河路、文津东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农村公路客运已全部实现公交化。出让花津南路以东c地块等3个地块,总面积23.5万平方米;新乐府、观湖居等7个商业小区建成交付;高标准改造江南春城一期,271宿舍及周边等7个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90.3万平方米;完成86个小区、45个企事业单位及350个市政道路混接点的雨污混接点整治;南区配套住宅项目重新启动建设。

  城市管理。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提升行动,新增绿化面积22.75万平方米,开展道路岛头绿化改造提升50余处,建设“花景大道”、垂直绿化,打造街头“口袋”公园;推进澛港街道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构建“互联网 ”垃圾分类模式。全区机械化清扫覆盖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开展垃圾中转站全密闭环保改造,提升垃圾转运处理能力。通过引进市场化服务,加强高校园周边市容秩序日常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成效。建立和运行网格化“门店包保”机制,推进出店经营等城市市容乱象的整治。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2021年,区境内共拥有区属小学18所、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市直属中小学3所(3所高中)。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8636人,其中小学22030人,中学 6606人。全区中小学教职工1666人,其中小学1136人,中学53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科技。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2个,其中新增省级产业创新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级工业设计企业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引进海螺集团“三碳科技研究院”,以“产业降碳、技术减碳、绿色低碳”为研究方向,打造高层次“三碳”创新平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93家,总数达21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412家。全区各类孵化载体达29个,其中国家级孵化载体3家,省级以上孵化载体6家,孵化面积超100万平方米。

  八、文化和卫生

  文化体育。持续完善公共文体设施,新增全民健身路径30套,南沿河路五公里健身步道建成使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对外低价或免费开放;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和书香城市建设,建成7个图书馆分馆及基层阅读点、4座城市书房。

  卫生。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应急处置,成功阻击南京关联疫情,全力构建人群免疫屏障。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显著,白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成社区医院并达到省级优质服务基层推荐标准,马塘、火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完成。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26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