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产品和服务,规范产融结合。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资金、客户、数据、信用等优势,发展基于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应收账款、存货、预付款项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地方法人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提高中小企业融资增信获得率。加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探索绿色基金建设,形成绿色基金和绿色信贷的绿色金融产品的合力,实现经济转型与绿色金融的有效结合。深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探索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建立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在科技金融服务的组织体系、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建立融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服务。
(二)持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强化金融债务风险监测防范,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行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第九节 加快发展大数据与信息服务业
(一)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推进云计算服务应用,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加快推动面向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环节所需的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到户,实现公共热点区域、齐云山和重点乡村旅游景点无线局域网覆盖。到2025年,推动休宁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二)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
依托电子信息智慧产业园,实施数字牵引战略,推动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两化深度融合,重点推动智能化生产、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培育信息技术咨询、设计和运维服务,稳步推进电子信息智慧产业园、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与运营华东中心等项目落地生效,积极发展鼓励发展高端软件和信息安全产业等信息服务业。
(三)加快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建设
大力发展云计算综合服务,完善大数据资源配置和产业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跨行业物联网运营和支撑平台。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数据中心,健全数据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数据质量和规范性。
(四)全面实施“智慧休宁”工程
加快数字政府、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建设,推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加快推动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制定出台新一批数据共享责任清单,逐步建立“按需共享、统一流转、随时调用”的数据共享机制。强化面向数字政府的机制体制建设,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推进“智慧皖粮”建设,推动粮食系统信息化管理。全面推进城乡电子系统建设,着力推进居民生活服务信息化,重点推进医疗保健、交通出行、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数字化建设,让数字化成果更好惠及民生、造福人民群众。
第五章 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第一节 企业梯次培育工程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在产品集成度、生产协作度较高的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链推动者作用,在技术、产品、服务等领域持续创新突破,深化与配套服务企业协同,引领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高端跃升。发挥骨干企业示范效应。在技术相对成熟、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其先行探索,发展专业化服务,提供行业系统尊龙凯时注册的解决方案。引导业内企业积极借鉴、优化创新,形成差异化的融合发展模式路径。激发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活力。发挥中小微企业贴近市场、机制灵活等优势,引导其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以园区为重点,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围绕智能制造、绿色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链相关服务企业,推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第二节 平台优化发展工程
聚焦休宁经开区主导产业发展,鼓励园区提升综合服务效能,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其整合资源、集聚企业的优势,促进产销精准连接、高效畅通。鼓励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适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需求。鼓励平台经济发展,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加快完善有利于平台型企业发展的融资支持、复合型人才供给、兼并重组等政策,提升整合资源、对接供需、协同创新功能,支持平台型企业带动和整合上下游产业。积极创建省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示范物流园区。
第三节 区域融合发展工程
深入实施“融杭接沪”战略,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发展,推进与杭州市临安区友好区县建设,积极参与黄杭国际黄金旅游线建设,主动参与都市圈发展合作分工,加强与上海对标对接、合作协同,建立完善跨区域转移发展合作机制。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创新合作方式,加强友好县市交流,深入推进与浙江龙港战略合作,积极拓展休宁“朋友圈”,探索“飞地孵化器”“飞地园区”等合作模式,积极承接江浙沪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参与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计划,共筑区域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探索推进社保卡一卡通、公共交通“一码通行”,协同推进长三角城市数据互通共享、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推动长三角地区企业登记“全域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加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旅游、社会治理、人才资源等领域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四节 双招双引突破工程
瞄准长三角和杭州、合肥都市圈,把握产业发展特点,聚力“双招双引”,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聚焦产业链延补,开展产业链招商,紧盯绿色生态产业、战新高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坚持招大引强不放小、引资引智引技并举,引进一批高新、战新、带动能力强、辐射作用大的行业领先企业。实施“招才引智”战略,建立高规格多层次的科技咨询专家库,实施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双创”团队引进计划、科技企业家培育计划,梯次培养发展技能人才。
第五节 促进数字赋能工程
加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深度应用,促进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进服务业数字化,鼓励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养老、家政等服务业,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推动服务产品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加强数据资源在服务领域的开发利用和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共信息等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发展大数据交易市场,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安全利用和应用拓展。促进服务业智能化,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交通、健康医疗、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丰富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服务内容及形态,促进规模化发展。
第六节 应用创新驱动工程
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创新型县建设,推动形成具有休宁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强化企业的主体创新地位,加强企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黄山学院等高校产学研合作关系,激发企业创新能力。2022年休宁县人民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心建设围绕休宁县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共同开展相关产业领域的共性、关键、重要性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持“双创”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吸引创新创业成果落地休宁。鼓励探索培育商业新模式、新形态,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及服务业不同领域之间的深度融合,支持分享经济发展,促进体验经济发展。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