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长效机制。推动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力度,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法律援助、社会工作、科学健身等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

  第五节 弘扬慈善公益文化和志愿精神

  引导慈善组织和慈善力量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强党对慈善事业的领导。重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支持慈善组织等慈善力量积极参与重大国家战略,加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民生保障工作与慈善帮扶机制有机衔接。探索建立慈善力量参与应对突发事件体制机制,推动健全应急状态下慈善组织动员机制和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激励保障等制度。推动慈善资源下沉基层,引导基金会等慈善力量支持街镇社工站建设。加强公益生态伙伴链建设,引导和鼓励慈善组织参与公益创投,推动慈善捐赠与志愿服务融合互促。

  鼓励发展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激励扶持政策,探索建立慈善行为记录和激励机制,推动健全慈善表彰制度,激励全社会参与慈善活动。加大对互联网慈善的引导支持力度,鼓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规范开展网上公开募捐。规范慈善主体行为,加大对慈善组织负责人、财务人员培训力度。强化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监督管理,严格慈善组织重大活动事项报告制度以及公开募捐管理、重大公益项目、财产使用等专项审计和抽查审计制度。深化慈善组织诚信自律建设,规范慈善组织活动信息公开行为,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加强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依法做好志愿服务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依法规范志愿服务组织活动。会同有关单位推进志愿服务信息数据的归集和管理,指导志愿服务组织做好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出具等工作。推动民政领域志愿服务精准化、项目化和可持续化。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民政领域志愿服务项目,打造一批价值导向鲜明、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的志愿服务品牌。

  第四章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养老问题必须作为重点民生问题加以重点突破。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紧迫感,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强化信用为基础、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有效强化基本养老服务,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第一节 强化养老服务保障

  完善兜底养老服务。加强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设施(敬老院)建设与管理,落实各方职责,确保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城乡特困人员实现全部集中供养。到2022年,建有1所以农村特困失能、残疾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区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以重残、失能、留守、空巢、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到2022年,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确保失能老人均能有效得到社区帮扶,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公布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项目清单、服务指南、服务标准等,按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录,重点购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机构运营、社会工作、人员培养、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家庭成员照护培训等服务。建立养老服务顾问制度,做好服务需求对接。

  推动长期照护服务。完善全区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标准,统一评估程序,评估结果作为领取老年人补贴、接收养老服务和长期照护服务的依据。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完善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制度,提高补贴标准精准度和有效性,强化与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救助、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相衔接。

  第二节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学习借鉴河西区居家养老试点模式。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将资源向居家养老倾斜。发展“家庭养老床位”,深化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功能,开展智能化监测、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继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引导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配合做好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工作,支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备康复辅助器具并提供专业指导。根据老年人需求,改进订餐方式,强化行业监管,扩展我区助餐服务,到2025年,实现助餐服务全覆盖。

  完善社区设施网络。开展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配合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按照“一区一中心、一街镇一阵地、一居(村)一场所”的思路,完善城乡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推进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补齐、提档升级。落地“四同步”机制,大力推进我区新建居住(小)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通过建设、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到2022年,新建居住区配建率达到100%;到2025年,“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继续推进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照料中心”)建设,调整照料中心职能定位,加快推进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照料中心。到2022年,城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到2025年,城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日间照料机构(含农村互助幸福院)覆盖率达到70%。

  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按照“1 n”思路,每个街镇不少于1家区域型嵌入式机构(即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n家社区型嵌入式机构,具备“三入四嵌一床位”(入托、入照、入户、嵌餐、嵌智、嵌康、嵌护、家庭养老床位)等综合服务功能,打破机构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界限,打造“居家—社区—机构”综合型服务,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到2022年,100%的街道、40%的镇)建有区域型嵌入式机构;到2025年,区域型嵌入式机构(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2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