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面临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北京进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关键时期,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朝阳区作为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进入发展转型攻坚期,经济基础厚实,综合优势明显,国际化要素足,市场化水平高,获得一系列重大政策利好,发展环境优越,发展前景广阔,为全球人才融入朝阳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也为人才工作的创新推动提供了强大支撑。

  同时也要看到,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形势日趋复杂、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竞争加剧,国际人才流动一定程度受到制约,人才紧缺和竞争现象呈现加剧态势;受限于体制机制的障碍,人才活力尚未完全激发。朝阳区人才工作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整体推动格局还不够完善,引育机制还不够健全,产才融合还不够充分,服务生态与人才需求还不能够完全匹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发展变化带来的深远影响,准确把握新阶段朝阳人才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进一步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聚焦朝阳“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主攻方向,围绕服务支撑“两区”“三平台”建设,强化“人才引领、产才融合、创新驱动、国际聚焦”的工作理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将朝阳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端引领、国际对标。主动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和新一轮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新形势、新变化,主动对标世界一流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的新标准、新要求,在更高层次上集聚、配置国际化“高精尖缺”人才智力,构建“国际英才聚朝阳”的人才发展新优势。

  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人才服务供给侧改革,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更具人才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全面激发人才活力,为区域国际人才发展治理提供新模式。

  坚持市场导向、社会协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市场、社会各方力量集聚人才、发展人才、成就人才,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建设深度融合。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围绕落实中央“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人才、产业和创新资源互融互通、跨域整合、发展共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工作环境和人居环境,突出开放多元、兼容并包的国际都市品味,全面提升朝阳在国际化人才和创新网络中的竞争力、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落实《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推动全区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聚焦构建经济社会新发展格局,围绕支撑朝阳区“十四五”时期“双五”工程建设,加快“高精尖缺”人才吸引集聚,打造人才创新发展全链条,营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生态。到2025年,努力把朝阳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人才集聚区、人才融合发展示范区、人才创新发展活力区、服务“两区”建设人才改革先行区,为推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 具体目标

  ——人才资源集聚效果显著。人才总量有序扩大,人才资源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朝阳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90万人,引进认定各领域领军人才5000人。人才结构优化调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持续增长;技能人才总量力争达到26万,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8%。加大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商务服务、金融、文化、高新技术四大支柱产业人才提质增量。

  ——人才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集聚高地,发挥国际化优势特点,推动人才构成国际化、人才培育国际化、人才发展国际化,大力提升国际人才流动畅通性和服务便利性。实现区域国际人才密度有效增长,人才国际化能力素质显著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全面加强。

  ——人才创新创业成果递增涌现。到2025年,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7.94件,创业孵化载体数量达到150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在优势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长、高成长企业大量涌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升级,由高层次人才创办领办的企业、机构,对朝阳发展产生重要引领支撑作用。

  ——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大力促进人才工作创新,进一步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加快人才政策创新,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有效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决定性作用,加大人才发展投入,升级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营商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到2025年,全面形成开放包容、和谐舒适的人才发展环境,区域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